具有壁面过渡功能的大型钢结构巡检爬壁机器人研制

来源 :南京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qing8042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型钢结构如钢架桥梁、大型储油罐、船舶和起重机械等长期在恶劣环境下大负荷工作,容易出现连接松动、表面锈蚀和断裂等现象,进而导致倾覆、坍塌事故。目前,主要依靠人工对大型钢结构进行缺陷检测,但人工检测工作强度大且存在安全风险。因此利用爬壁机器人取代人工进行大型钢结构缺陷检测作业已成为了未来的发展趋势。目前,能够投入使用的爬壁机器人很少,国内外爬壁机器人还处于实验室研发阶段。在研的爬壁机器人大多只能在单一壁面上爬行,没有壁面过渡能力,但机器人的实际工作环境中存在着许多复杂壁面。其次,在研的爬壁机器人大多难以做到机动性和吸附性的统一,壁面吸附装置产生的吸附力会成为机器人前进的阻力。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电磁铁轮流通断电机构,并基于此机构研制了一种具有壁面过渡功能的履带式爬壁机器人,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电磁铁轮流通断电机构和壁面过渡机构的研制。本文开展了新型电磁铁轮流通断电机构的研制,通过该机构中电磁吸附单元的轮流通断电,机器人能够实现机动性与吸附性的统一。本文还研制了新型的壁面过渡机构,通过该机构中花键齿轮与不同内齿轮的啮合,机器人能够同时实现凹凸壁面过渡功能。在此基础上,本文利用SOLIDWORKS三维建模软件开展机器人机械结构的设计;并通过ANSYS有限元软件对关键零部件进行强度校核。(2)爬壁机器人的力学特性分析。在对机器人静止状态的受力分析中,通过分析机器人处于下滑、纵向翻转和横向翻转临界点的工作状态,求取单个电磁铁所需产生的最小电磁吸附力,其值为63.7N。在对机器人运动状态的受力分析中,通过对机器人向上爬行和凹凸直角壁面过渡运动状态的分析,求取减速伺服电机所需提供的最小驱动力矩,其值为13.84N·m。(3)电磁铁的设计与优化。首先利用经验公式对电磁铁进行设计,初步确定电磁铁的各项参数;再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有限元软件对电磁铁进行电磁场仿真分析,进而对电磁铁的关键参数进行优化设计;最终优化过后的电磁铁产生的电磁吸附力可达到107.6N,满足设计要求。基于上述研究,本文加工制作了机器人样机并进行了机器人壁面吸附、转向和壁面过渡实验。壁面吸附实验结果表明机器人能够可靠吸附在多角度钢铁壁面上,证明了电磁铁产生的电磁吸附力满足使用要求。转向和壁面过渡实验结果表明机器人转向灵活且能够完成凹凸壁面过渡,证明了减速伺服电机提供的扭矩满足使用要求以及机器人各机构结构原理的可行性。综上所述,本文研制的爬壁机器人能够实现机动性与吸附性的统一,且可以同时实现凹凸壁面过渡。该机器人在大型钢结构巡检等方面会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化肥替代与减量是“十四五”期间农业与环境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战略需求。沼液是畜禽养殖粪污厌氧发酵的副产物,富含氮素和作物需要的各类营养物质,是我国种养结合农业发展战略下农田化学氮肥最具潜力的替代品。然而沼液含有微量重金属,长期、过量施用可能会提高土壤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生物炭是生物质在缺氧条件下高温裂解产生的富碳多孔物质,由于其具有比表面积大、多孔以及含氧官能团丰富等特性,施用于土壤能通过吸附、螯合
竹材由于其自身的特性容易霉变、变形,严重影响着竹材的加工与利用。添加无机质纳米材料是竹材改性的一种方式,能够有效地改善竹材的材性,提高竹产品的品质与利用率。本文以竹材疏解的竹束为单元,以重组竹的制造工艺,探究热处理工艺和前驱体溶液浓度对于Fe3O4/竹重组材性能的影响。竹束单元在180℃的饱和蒸汽下热处理10 min、20min、30 min、40 min、50 min,探究热处理时间对于Fe3O
本文围绕木质素对纤维素酶水解的抑制作用,开展酸性预处理阔叶材与针叶材中残留木质素对纤维素酶水解差异性影响的研究,以及预处理强度对残留木质素的理化性质、化学结构及其酶水解抑制作用的影响研究,以揭示酸性预处理木本原料残留木质素对纤维素酶水解抑制作用的构效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木质素原位修饰的酸-碱联合预处理技术,以提高稀酸预处理针叶材的纤维素酶水解性能。研究结果可为建立有效的木本原料预处理方法提供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Non-structural carbohydrate)在树木各器官间的分布格局和动态变化,表征了树木阶段性的碳供应状态。通过对个体及林分水平NSC库的量化,有助于评估树木的固碳潜力及其环境适应性。本研究以苏北地区杨树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林分栽种方式为不同密度与种植点配置嵌套(高密度400株/hm2:3.0m×8.0m、5.0m×5.0m;低密度278株/hm2:4.5m
微流控芯片的设计与制造高度融合了生物粒子操控以及微纳先进制造技术,在快速检测医疗设备的研发方面有广泛的医疗应用前景。近年来,由于其具有样品体积小,通量高,控制简单等优点,微流控技术已成为粒子/细胞聚焦和分选的重要手段。其中,黏弹性微流控技术更易实现粒子的三维单线聚焦且能操控粒子的粒径尺度跨度大、工作流量范围广,已成为粒子/细胞处理的新趋势,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了解黏弹性流中粒子黏弹性-惯性迁移机
生物碱是一类极其重要的含氮杂环有机物,很多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在众多生物碱中,吲哚类生物碱因其来源广泛和具有良好生物活性而成为研究的热点。同时,吲哚类生物碱也是天然产物和药物分子中常见的结构单元,很多含有吲哚结构单元的化合物显示出广泛的生物活性如抗癌、抗菌和抗炎等。其中,双吲哚类化合物在医药、农药和材料等众多领域应用广泛,很多含有双吲哚结构的化合物显示出一系列独特的生物活性。另一方面,氟原子具有电
为了明晰不同树种组成对土壤活性碳组分与碳储量的影响程度,本研究以江苏省宜兴市周铁镇立地条件和林龄相同的杨树(Populus euramericana)纯林、杨树女贞(Ligustrum lucidum)混交林及杨树石楠(Photinia serrulata)混交林3种林分类型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土壤活性碳组分含量、土壤碳储量在不同季节和不同土层(0~20 cm、20~40 cm和40~60cm)的变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能源问题的日益严重,加速开发清洁能源并实现可持续能源的高效转换及存储成为当务之急。氧还原反应(ORR)、氮还原反应(NRR)以及加氢去氧反应(HDO)分别是燃料电池、合成氨技术及木质素转化增值过程中的关键反应,这些催化反应效率的提升对于缓解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具有重要意义。开发高效、耐用且低成本的新型催化剂将会加快可再生能源取代化石燃料的步伐。在本论文的研究中,我们基于密度
提升农村居民的居住环境,建设秀丽宜居的农村,这不仅是我国在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课题,人居环境改善还关系到我国在建设的小康社会的质量和文明和谐的农村社会的构建的效果,是惠及农村最基本的福祉所在。根据研究现状看来,学者们近些年来也将目光投向乡村人居环境治理上,但是在农村人居环境的案例的细致分析与深入描述上,仍旧缺乏更加深入的调查,更需要了解当前人居环境治理的现实问题。由于人居环境治理是一个涉及到较多
六维加速度传感器能够测量完整的空间加速度信息,在高端装备、人工智能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然而,由于传感器的输入量与输出量之间存在强非线性耦合关系,涉及的构型综合、动力学求解、参数辨识及优化、性能评估及标定等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严重影响其实用化进程。为此,本课题以并联式六维加速度传感器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运动学、动力学的研究,并开展了虚拟样机和实物样机的试验工作。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推导了传感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