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脂质代谢与代谢类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密切相关,研究中药对脂形成的抑制作用是阐释中药调节代谢类疾病及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切入点之一。传统的体内外降脂作用研究方法效率较低,难以实现大样本的平行评价模式。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建立基于3T3-L1细胞表型的稳定、高通量、可视化的脂滴形成抑制剂筛选方法,从多种中药来源,结构多样化的单体化合物和馏分中发现降脂活性成分,并对候选化合物进行初步的体外安全性评价。方法:将3T3-L1脂肪细胞用荷尔蒙激素诱导分化,使其在细胞质中形成脂滴,采用尼罗红染色标记,用Cellomics ArrayScan(?)VTI HCS Reader采集脂滴的影像学资料,并用相应的分析方法分析脂滴的荧光强度,以单位面积(μm2)的荧光强度指示脂滴的含量。采用诱导成熟的脂肪细胞作为阴性对照,洛伐他汀为阳性对照,测试该高内涵筛选体系的Z因子以评价该体系的性能。应用优化的基于细胞表型的高内涵筛选方法对135个中药化合物和24个虎杖馏分进行脂形成抑制活性初筛,其中单体化合物测试浓度为10 μmol·L-1,馏分的测试浓度为500 μg·mL-1。对抑制率达到50%的化合物进一步进行剂量关系确证。采用GraphPad Prism 5.0对浓度效应关系进行S型曲线拟合,计算各候选化合物的半数抑制浓度值(IC50)。对抑制3T3-L1脂肪细胞增殖的活性成分,采用HepG2细胞作为肝毒性评价的效应细胞,用ToxInsight肝毒性评价方法研究其肝细胞损伤作用,为候选化合物提供初步的安全性研究。结果:本文建立的高内涵筛选方法Z因子达到0.62(n=27),表明该方法稳定可靠。初筛结果显示11个化合物对3T3-L1细胞脂形成的抑制率达到50%;虎杖的24个馏分中1个馏分对脂滴形成有显著抑制作用。采用浓度效应关系进一步复筛验证,从黄芪中发现1个三萜皂苷元类活性成分,IC50值为15.7 μmol·L-1。测定齐墩果酸的半数抑制浓度为14.6μmol·L-1。从丹参中发现2个活性成分,1个为酚酸类化合物,IC50值为3.3μmol·L-1;1个为醌类化合物,IC50值为2.2μmol·L-1 从小檗科植物中发现2个活性生物碱,IC50值分别为2.43 μμmol·L-1和2.44 μmol·L-1。从五味子中发现1个木脂素类活性成分,IC50值为1.4μmol·L1,一个多酚类活性成分,IC50值为9.5 μmol·L-1。从人参中发现2个萜类活性成分,其IC50值分别为1.25和2.34 μmol·L-1。测定槐花中1个黄酮类化合物的半数抑制浓度为2.5μmol·L-1。进一步研究结果显示,CAG能剂量依赖的瞬时升高前脂肪细胞钙流信号,EC50值为21.9 μmolo·L-1。肝毒性评价研究显示,在相同的测试浓度范围内,仅多酚类化合物B-22和生物碱B-51在40 μmol·L-1时对HepG2细胞造成轻微损伤,其余候选化合物均未表现出肝毒性。结论:优化了一种基于3T3-L1脂肪细胞表型的高内涵降脂活性成分筛选方法,从135个结构多样的中药化合物中辨识出11个潜在的抑制脂滴形成活性成分,从虎杖的24个提取物中发现1个潜在降脂活性馏分。本研究为10余味中药的降脂作用阐明了部分物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