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次研究旨在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患者择期行PTA手术时如何减少继发性血栓形成此并发症的发生。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A组为不使用尿激酶组,B组为术前半小时外周静脉给予0.9%生理盐水250ml配伍20万单位尿激酶,C组为术中经动脉导管鞘或翻山鞘注入0.9%生理盐水50ml配伍20万单位尿激酶。对比研究A组、B组和C组在术中术后下肢动脉血栓形成、假性动脉瘤发生率、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皮下血肿有无统计学差异。探讨尿激酶在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患者PTA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本研究的结果意义在于可为提高PTA手术临床效果提供指导,对于改善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PTA术后预后、降低PTA术后下肢血管再次堵塞的风险等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入住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管外科的确诊为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的患者,排除肝功能及凝血功能异常者;排除有血液系统疾病者,如白血病,白细胞增多症等;排除有恶性肿瘤者;排除有尿激酶使用禁忌症者,包括:①近期(14天内)有活动性出血(胃与十二指肠溃疡、咳血、痔疮、出血等)、做过手术、活体组织检查、心肺复苏(体外心脏按摩、心内注射、气管插管)、不能实施压迫部位的血管穿刺以及外伤史;②控制不满意的高血压(血压>21.3/14.7kPa)或不能排除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者;③有出血性脑卒中(包括一时性缺血发作)史者;④对扩容和血管加压药无反应的休克;⑤细菌性心内膜炎、二尖瓣病变并有房颤且高度怀疑左心腔内有血栓者;⑥出血性疾病或出血倾向,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及进展性疾病;⑦意识障碍患者。介入术中损伤血管造影证实有造影剂外溢者排外。术前完善相关检查,均行PTA介入术治疗。PTA介入术成功标准为:PTA术后下肢血管血流通畅,剩余狭窄≤20%;介入术中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均给予依诺肝素钠(克赛)Q8H使用3d,口服拜阿司匹林100mg和氯吡格雷片(波立维)75mg QD。观察术中造影下肢血管是否有动脉血栓形成,术后1天血管彩超是否有动脉血栓形成,术后皮温变化,凝血酶原时间及纤维蛋白原变化,是否有口腔黏膜出血及血尿,皮肤瘀斑大小及假性动脉瘤发生率。收集完整的病例及观察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选取58例患者,其中男性34例,女性24例,平均年龄为70.59±5.19岁,观察期间随访率100%。随机分为A组18例,男性10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71.61±5.14岁;B组20例,男性14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69.95±5.36岁,C组20例,男性10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70.3±5.20岁。A、B、C三组患者之间的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所占比例经统计学分析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一);三组患者行PTA手术后下肢皮温与术前下肢皮温对比分析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二);三组患者行PTA手术前后凝血酶原时间对比分析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三);三组患者行PTA手术前后纤维蛋白原量对比分析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四);A组1例球囊扩张后术中造影显示动脉内血栓形成,行导管接触性溶栓后无缓解,最终截肢;2例术后彩超证实支架内血栓形成,外周静脉给予溶栓药物溶栓后造影显示血管再通无明显狭窄;未出现穿刺点血肿和假性动脉瘤; B组1例术后彩超证实血栓形成,外周静脉给予溶栓药物溶栓后彩超证实支架通畅;未出现穿刺点血肿和假性动脉瘤;C组术中术后均未发生血栓形成;未出现穿刺点血肿和假性动脉瘤。三组术后下肢皮温均有明显改善,与术前皮温对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说明PTA手术对治疗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疗效明显;使用尿激酶者较不使用者明显减少术后继发性血栓形成此并发症,三组均未出现口鼻腔粘膜出血及血尿;经过外周静脉给予溶栓药物者部分穿刺处有皮肤瘀斑;下肢皮肤颜色均有明显改善,疼痛改善明显,大部分较术前减轻,部分主诉疼痛加重,但疼痛性质改变,为针刺蚂蚁样疼痛。结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在介入治疗过程中应重视继发性动脉血栓形成此并发症,术前或术中应用溶栓药物能有效的减少或避免继发性动脉血栓形成,术中给药方式更安全,无再次创伤,副作用更少,出血风险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