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体系变革的教育生态学审视

来源 :湖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j12345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教育体系是关系到教师教育内部诸群体共同目标制定和实现的一套教师教育制度和机构。学校教育离不开教师队伍。而基础教育阶段教师的数量和质量提升主要是由教师教育体系完成的,教师教育体系质量的高低将会直接影响到基础教育教师队伍的整体质量。一直以来,教师教育体系变革都是国内外研究的重要课题。
  从系统整体的角度来看,我国教师教育体系变革的历史,其实就是教师教育体系与教育系统外部的其它生态因子,以及教师教育体系自身内部生态因子相互作用、相互运动的过程。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到当前的21世纪,我国教师教育体系经历了从恢复独立的三级到发展开放的现代教师教育体系的反复、曲折的变革历程。其中各级各类师范院校和非师范院校在规模扩建、转型升格、综合化以及内部结构设置、保障制度等方面均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也由此产生了一系列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主要表现为:变革速度过快造成的规范和配套制度不完善;资金不足导致的师范院校盲目综合化;各种保障制度存在明显弊端等。
  立足于对系统整体、和谐共生和可持续发展等教育生态学理念的分析可知,我国教师教育体系从来都不是一个孤立的体系,它是整个教育系统里的一个子系统;我国教师教育体系变革也并不是简单孤立的事件,必然会受到其外部生态环境和内部生态环境中政治、经济、文化、自然和教师教育体系内部等诸多生态因子的影响。其中国家政策、资源匮乏、传统的教育观念以及区域环境等生态因子的利用不当对我国教师教育体系变革影响巨大。主要表现为:教师资格制度因子的疏漏导致其内部环境失衡;就业收费政策因子的剧变导致师范专业教育的断层和弱化;资源因子的匮乏导致部分师范院校盲目综合化或升格,以及综合院校教师教育地位的边缘化;传统教育观念因子制约教师教育体系发展;区域因子限制西部高师院校发展;内部结构因子不合理致使中师过快消亡;师范文化因子的消减导致师范性不足;综合院校内部参与度不协调;高水平综合大学缺乏对教师教育的重视;非师范类的中职院校规模过大等。
  从教育生态学理论的视角来审视,基于对教师教育体系变革历程的探索以及对影响教师教育体系变革的内外部生态因子的互动关系分析,我国教师教育体系变革的未来路向需要从政治、经济、文化、自然和教师教育体系内部等生态因子出发,宏观调控生源规模总量,慎重制定教师教育政策,加大教师教育资源投入,合理配置教育资源,调整院校生态布局,传承师范文化,重心从生态结构调整转变为强化教师专业质量,健全保证教师教育体系顺利成长的相关制度,提升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化水平,强化师资团队的规划和凝聚力,形成一个以“师范院校当主力、综合大学辅助”,以高质量、公平、开放、灵活、专业和一体化为特点,里面囊括了层级水平较高的师范院校、隶属政府的综合大学和便于教师专业进修的教师教育大学的,面向全世界开放、睿智灵活的未来教师教育体系。
其他文献
在知识经济的社会背景下,面对激烈的外部竞争与生存压力,大学自身也在不断变革,越来越突出教学、科研之外的社会服务功能。因此,创业型大学不断涌现,并掀起一股研究热潮。创业型大学最早出现于欧美等发达国家,我国尚未形成本土化的发展理论和实践模式。所以,加快创业型大学建设,提高大学竞争力,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任重而道远。
  本课题通过研究创业型大学的相关概念与内涵,梳理有关创业型大学的相关文献资料,依托“三螺旋”理论、学术资本主义理论和资源依赖理论,在总结创业型大学的现实基础上,综合考虑创业动因、创业教育和成果
高校异地研究院是高校与地方政府共同建立的合作交流平台,以输出高质量人才、促进政产学研合作为重要内容,服务地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优质的高校智库资源在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日益显现。为了满足自身发展的需求,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筑巢引凤”,越来越多的一流高校走出去,开始在校本部以外的地理空间创办研究院(简称“异地研究院”)。
  本文以一流高校创办的异地研究院为主要研究对象,了解当前高校异地研究院的建设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本研究坚持理论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