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庄子》是先秦诸子的重要著作,是道家思想的代表作品,其语言反映了上古汉语尤其是战国末期至汉初汉语的基本面貌。专有名词产生于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是思维、文化、审美、价值观等各方面的综合体现。对《庄子》专有名词进行系统研究,有利于对先秦汉语更加细化的分析,有利于先秦诸子语言的共时研究和汉语词汇史的历时研究,同时也有利于哲学、社会学、文化学、美学、民俗学等相关学科领域的研究。本课题即基于上述认识而定。本文以中华书局1982年版的《庄子集释》为底本,结合前贤时修的研究成果,对《庄子》专有名词进行分析。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首先,分析《庄子》的研究现状及研究《庄子》专有名词的意义,包括《庄子》的版本流传及历代注家情况、《庄子》词汇研究现状、先秦典籍专有名词研究现状和研究《庄子》专有名词的意义;其次从意义和语法上对专有名词进行界定;最后阐述《庄子》专有名词研究的研究方法和词语的统计原则。第二部分即第一章,分析《庄子》专有名词的意义分类,分别从所指对象、文化构成和来源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根据所指对象的不同,《庄子》专有名词可以分为人名类、社会类和自然类专有名词三大类;文化构成分类主要对人名类专有名词和自然类中的地理类专有名词进行分析;来源分类大体上可以分为来源于古代神话、来源于历史记载、来源于虚构创造和来源不详四大类。来源分类中,虚构类专有名词是《庄子》的突出特色,故本章又从虚构专有名词的意义分类和虚构人名的语音结构两方面,对这类专有名词来进一步分析。第三部分即第二章,分别从音节构成和语法结构两方面对《庄子》专有名词的结构进行分析。音节构成中以双音节词为主,其他依次是三音节、单音节、四音节和多音节词;语法结构分为单纯词和复合词两大类,其中以复合词为主,复合词中占多数的是偏正式复合词,其他依次是动宾式、并列式和主谓式。第四部分即第三章,主要对《孟子》和《庄子》的人名进行比较。分别从常用人名以及《庄子》最具特色的虚构人名的修辞特点两方面进行探讨。第五部分即第四章,依据前文分析,进一步探讨《庄子》专有名词透视出的社会文化内容,包括哲学思想、价值观、美学思想和民族心理以及思维方式四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