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利用CT灌注成像技术评价兔VX2后腿肌肉间移植瘤经抗血管生成药物不同给药方式治疗后肿瘤解剖形态及血管功能的改变,主要探讨不同给药途径的肿瘤抗血管治疗的疗效差异。 方法:将VX2肿瘤细胞种植于新西兰大白兔后腿肌肉间制成荷瘤兔,接种后14天左右获得肿瘤直径为1.5~2 cm的大白兔3只,处以安乐死,取出后腿肌间肿瘤组织,制备成瘤组织悬浊液。选取健康且体重2kg左右的大白兔18只,分别在其左后腿肌肉间接种5 ml肿瘤组织悬浊液,接种10天左右经手触诊及磁共振检查示肿瘤直径生长至1~1.5cm,按数字法随机分成3组,并分别经静脉给药途径(静脉治疗组)、局部瘤内注药途径(局部注药治疗组)给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和局部生理盐水注射(空白对照组)处理。治疗7天后测量各组VX2兔肿瘤体积,利用CT灌注成像参数BF、BV及PS进行血管功能评价;与HE染色的病理结果及免疫组织化学CD31染色检查的MVD结果进行对照。对结果采用Kolmogorov-Smimov Test方法进行正态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多组定量资料的比较采用单向方差分析(One-Way ANOVA);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 结果:共21只兔,3只作为荷瘤兔,其余18只VX2后腿种植型肿瘤模型建模成功率100%。植瘤10天后,肿瘤直径约1~1.5 cm。未见发生其他部位转移,肿瘤局部见坏死,坏死率30%。经治疗7天后,CT成像监测结果显示静脉治疗组肿瘤体积平均为(617.56±45.78) mm3,局部注药治疗组肿瘤平均体积为(546.37±65.35)mm3,空白对照组肿瘤平均体积为(1247±67.58) mm3,静脉治疗组及局部注药治疗组体积较空白对照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治疗组及局部注药治疗组抑瘤率分别为50.52%和56.21%。此外,局部治疗组中有1例肿瘤出现明显坏死。治疗前后行CT灌注检查,各组CT灌注参数测量结果如下:静脉治疗组治疗前的血管功能参数BF、BV、PS分别为(119.10±9.33)ml·100ml-1·min-1、(104.65±4.51)ml·100ml-1、(41.63±7.28)ml·100ml-1·min-1;治疗7天后的血管功能参数BF、BV、PS分别为(76.77±21.43)ml·100ml-1·min-1、(79.65±25.5)ml·100ml-1、(23.69±13.43)ml·100ml-1·min-1,静脉治疗组治疗后CT灌注参数BF、BV及PS较治疗前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01,P=0.040,P=0.031)。局部注药治疗组治疗前的血管功能参数BF、BV、PS分别为(125.55±14.70)ml·100ml-1·min-1、(99.82±5.83) ml·100ml-1、(42.03±14.32)ml·100ml-1·min-1;治疗7天后的血管功能参数BF、BV、PS分别为(60.95±21.47)ml·100ml-1·min-1、(75.53±26.77)ml·100m1-1、(24.33±7.16)ml·100ml-1·min-1,局部治疗组治疗后CT灌注参数BF、BV及PS较治疗前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P=0.001,P=0.038,P=0.039)。空白对照治疗组治疗前的血管功能参数BF、BV、PS分别为(142.84±29.73)ml·100ml-1·min-1、(110.06±10.08)ml·100ml-1、(50.17±19.65)ml·100ml-1·min-1;治疗7天后的血管功能参数BF、BV、PS分别为(136.17±27.95)ml·100ml-1·min-1、(133.72±20.36) ml·100ml-1、(48.17±10.99) ml·100ml-1·min-1。空白对照组治疗前后灌注参数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791,P=0.146,P=0.885)。另治疗后各组间CT灌注参数比较示静脉治疗组与局部治疗组CT灌注各血管参数BF、BV、PS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P=0.254、P=0.784、P=0.928)。静脉治疗组及局部注药治疗组BF、BV、PS平均值均少于空白对照组。其中静脉治疗组与空白对照组CT灌注各血管参数BF、BV、PS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09、P=0.016、P=0.037)。局部注药治疗组与空白对照组CT灌注各血管功能参数BF、BV、PS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05、P=0.011、P=0.009)。病理组织学检查HE染色显示静脉治疗组及局部治疗组切片中组织内可见大片坏死结构,中心区散在分布残留的肿瘤细胞碎裂的核结构,周边实质区肿瘤组织较少,结蹄组织增生明显,其间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空白对照组HE染色显示肿瘤恶性程度较高,肿瘤细胞核大核质较深,癌巢与正常组织间隙明显,见少量坏死。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显示各组MVD计数分别为静脉治疗组(9.01±1.17)条/高倍视野、局部注药治疗组(9.73±1.01)条/高倍视野、空白对照组(17.31±1.24)条/高倍视野。其中静脉治疗组与局部注药治疗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9)。而静脉治疗组与局部注药治疗组MVD均低于空白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00、P=0.000)。CT灌注参数BF、BV、PS与MVD技术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各灌注参数与MVD之间均具有相关性,其相关系数分别为rBF=0.746, P=0.008, rBV=0.863, P=0.009; rPS=0.785, P=0.009。 结论: CT灌注成像技术能够提供肿瘤抗血管生成治疗后解剖形态改变及血管功能变化的动态信息。CT灌注参数BF、BV、PS与MVD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可以用于肿瘤血管生成状态的评价,有利于及时评估治疗效果。重组人血管内皮细胞抑制素的局部给药与静脉给药治疗均能够达到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效果但二者疗效未见明显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