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 MDS)是最常见的血液系统性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和多种因素相关,可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因素包括表观遗传学的改变、细胞因子、免疫系统以及骨髓基质等的异常。继发因素包括化学疗法治疗、放射疗法治疗、吸烟及农业化学药品等的职业暴露等。MDS在50岁之前的发病率非常低,其大多发生在老年病人身上,特别是60岁以上的患者,其中70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达到了20/100,000。男性MDS患者较女性患者为多,男女患者的比例大约为1.8:1。MDS诊断的分类经历了多个阶段。1982年,法国-美国-英国(French-American-British,FAB)合作组织发表了MDS会议性分类系统并将其分为5个亚型:难治性贫血、难治性贫血伴环形铁幼粒红细胞(RARS)、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RAEB)、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转化型(RAEB-T)和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MML)。2008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委员会修正了该项标准,并将MDS分为6个亚型。目前,WHO的2008标准是全世界诊断MDS的通用标准。根据患者骨髓中原始细胞数量的百分比、细胞遗传学检查的结果以及受细胞减少影响的系列的数目,按照国际预后评分标准(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Scoring System,IPSS)可以将MDS患者分为低危组、中危组(包括中危组-1和中危组-2)和高危组三大类。该标准是目前国际上广泛采用的评估MDS患者预后的指标。研究目的本项研究的目的在于根据患者入院后完善的各项检查结果予以规范化的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按照WH02008年制定的MDS诊断标准予以诊断。在诊断的基础上,按照IPSS标准对病人的预后进行评估。研究材料和方法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液科所有住院病人中筛选出诊断为MDS的患者若干。最终按照WH02008年标准以及IPSS系统对患者进行诊断及预后分组。研究结果共有23例MDS患者入选。其中女性患者12例,男性患者11例。年龄跨度从14岁至74岁,其中60岁以上患者10例,23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2.65岁,中位年龄为53岁。MDSRAEB-1患者8例,MDS RAEB-2患者13例,MDS RCMD患者1例,MDS伴孤立性del(5q)患者1例。IPSS评分中危-1组共6例,中危-2组共8例,高危组共4例(余因资料不完备无法评估)。研究结论23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2.65岁,符合MDS发病的高峰年龄50岁及以上。男女患者比率为11:12,与男性患者发病率较高不符。研究背景根据MDS患者不同的IPSS预后分组选择的治疗方法也不同。低危组的病人可以随访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而无需治疗,而中危组和高危组的病人则能从治疗中获益。异体干细胞移植是唯一能诱导长期缓解的方法,但并不适合所有的患者。支持治疗仍是目前主流的治疗方法。与此同时,多种其他类型的治疗方法正处在探索中,包括血管生成抑制剂、法尼基转移酶抑制剂和DNA甲基化转移酶抑制剂。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tation, FDA)已经通过了DNMTi用于临床治疗MDS,包括高危MDS患者和低危对生长因子治疗不敏感的MDS患者,以及HLA-DR15阴性的患者。同时,DNMTi作为一种表观遗传学药物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和认识。2000年,国际工作组织(International Working Group, IWG)提出了一项标准化的评判MDS对于临床治疗反应的标准,包括衡量疾病自然进程的改变、血液学性的进展、细胞遗传学的反应以及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改善。研究目的本项研究的目的在于利用IWG标准评价DNA甲基化转移酶抑制剂在MDS患者身上治疗的效果。研究材料和方法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液科入院病人中筛选出诊断为MDS的患者。继而进一步分组为使用过DNMTi药物地西他滨治疗的治疗组和其他治疗方法的对照组。统计治疗组各个患者使用地西他滨治疗的详细过程,包括药物用量、药物使用方法、治疗的疗程数等。最后利用IWG标准评判地西他滨的在各个疗程后的治疗效果。对照组采用类似的方法。研究结果治疗组7例患者的平均随访时间为45w,平均化疗次数为4.6次,对地西他滨的反应率(包括CR和PR)达到了57.14%,首次出现反应的平均时间为13.75w。反应率和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研究结论7例MDS患者对地西他滨的反应率达到了57.14%,超过了文献报导的26%-45%。证明地西他滨对MDS患者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由于本次统计样本量较小,不能作为地西他滨在MDS治疗上具有高反应率的强力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