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婚恋的理性体认与人性探究的深化——四十年代小说婚恋主题研究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cys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情婚姻是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文学表达的重要内容,古今中外的许多作家都曾把笔触伸向婚恋这一敏感话题,探寻它所包含和承载的个人体验及集体记忆。本文突破四十年代文学的区域限制,将四十年代婚恋题材小说看作一个整体,考察抗战背景之下的爱情婚姻叙事的存在形态,从贯通于国统区、沦陷区和解放区的自由婚恋着手,分析自由婚恋“不圆满”的原因,并尝试讨论四十年代婚恋小说中人的自审与人性探究的深度内涵。   除引言和结论以外,第一部分从实际作品出发,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统计归类,分别阐述国统区、沦陷区和解放区的婚恋以自由为起点,而以“不圆满”为结局的存在形态,并具体分析四十年代自由婚恋“不圆满”的表现形式。   第二部分着力于自由婚恋“不圆满”的原因探讨,以具体文本为例,从金钱权势与封建礼教的侵蚀、事业的冲击、政治策略的规限与改写、日常家庭生活的围困等方面进行理性归因,并着重强调四重外因聚焦下的人性弱点探究。   第三部分承接前章关于人性弱点引导婚恋悲剧的体认,进而阐释四十年代婚恋题材小说对人性弱点背后的人性丰富复杂性的发现,并深入讨论人的自审与人性探究的文学史意义。   四十年代不同政治实体控制之下的沦陷区、国统区、解放区虽然在文艺政策和文学环境等方面千差万别,但是各区域内的婚恋题材小说大都以“自由”婚恋为起点,以“不圆满”的悲剧为结局,具体表现为爱情神圣信仰的解构、爱情与婚姻背离以及婚姻世俗化与婚姻价值的消解等。造成自由婚恋“不圆满”的原因很多,金钱权势、封建礼教、日常家庭生活、战争环境、政治策略规限等外因的归纳由来已久,而人性弱点的深入发掘则可以看作是四十年代的成果。四十年代小说婚恋主题在人的自审与人性探究方面所作出的努力既提供了人类精神世界的时代记录,又提升了小说艺术的审美水平和思想深度,同时奠定了婚恋主题在文学创作中的阶段性价值与前瞻性意义。  
其他文献
中国作协于1978年启动的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是“当代”首次举办的全国性文学评奖。这次评奖第一次以制度的形式确立了对文学创作的评介模式,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巨
本论文将80年代、90年代看成一个整体的时段,统称为“新时期”。新时期80年代到90年代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文学作品中的浪漫主义精神也相应地发生
对热反应所得的肉类风味液进行喷雾干燥制得肉味香精.通过产品在方便面调味料中的应用实验,发现反应型肉味香精能很好地与其他配料协调作用,其效果甚至要优于国内的同类产品.
epub格式的电子书在苹果的移动设备上以排版精致、目录分类明确、能自适应屏幕大小调整、字体显示清晰、支持图文混合等诸多优势获得了果粉们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