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3年10月,湖北省荆门市郭店村发掘的战国楚国墓葬(后定名为“郭店一号墓”),出土了一批以战国楚文字书写的竹简。这批楚简的图版及释文于1998年5月由文物出版社以《郭店楚墓竹简》为名正式出版。本文着重探讨郭店楚简儒家文献的文艺观,这一探讨必须建立在确定郭店楚简儒家文献的历史年限的前提下。依据考古专家和学者们的考证、推断,目前大多数学者接受郭店一号楚墓下葬于公元前4世纪的看法,由此推断其中的儒家文献极有可能就是孔、孟之间的材料。郭店楚简儒家文献所处时代、所属学派和楚简自身特征使得楚简儒家文献的文艺观具有其独特性:诗乐舞融为一体,礼乐相须为用,乐论始终与宗教、政治、伦理等思想观念联系在一起,礼、乐是其文艺观的重要内容,楚简论礼说乐始终以其“性情论”为依据。根据对楚简文艺观特殊性的把握,我们认为“性情论”、“乐论”、“礼乐论”是楚简儒家文艺观的基本问题,以此构成其儒家文艺观的理论系统。郭店楚简儒家文献性情论为其文艺观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楚简对性情进行了丰富论述,“性自命出,命自天降”,性本于天,无所谓善与不善,“习以养性”,“性”之培养、发展要通过习(教),这为儒家礼乐教化思想提供理论依据;“情生于性”,性为情之本,物取性动,性动情发,由性生情,构成楚简性内情外的性情观;楚简崇尚真情、至情,并以“信情”为美;“礼作于情”,楚简将礼、乐归之于“情”,性情论构成了礼、乐等文艺观的理论根源。郭店楚简儒家文献论“乐”是其文艺观、审美观的基本表达,“乐”与“情”的关系,是其“乐”论的核心内容。楚简对“乐”之于“情”的细致分析、对“郑卫之乐”加以批判,还强调“乐”以“动心”、提出以“乐”“求心”速;认为“乐”在本质上与“德”具有内在联系,“乐以成德”,这一点成为儒家礼乐教化观念的重要发展。郭店楚简儒家文献包含丰富的关于礼乐的论述。“礼”与“乐”具有原始联系,“乐”从属于“礼”,说“礼”兼论“乐”、礼乐共论是郭店楚简儒家文献表达文艺观的重要途径;楚简重视礼作为行为规范的意义,注重礼乐对修养德行的积极作用,并强调以“礼”导民,教民以德;楚简论及礼乐教化的内容、从事礼乐教化的主体,并把“德”作为礼乐教化的目标与内容。从郭店楚简儒家文献对性情的分析和对礼、乐,尤其对乐的强调上,可以看出楚简在文艺观上当属于从孔子到荀子的发展向路。文章在对郭店楚简儒家文献文艺观整体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楚简儒家文献文艺观在先秦儒家文艺思想发展史上的地位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