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冻蛋白对冰成核的两面性效应及仿生防结冰材料的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51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冰是水在一定过冷度下发生固化的物理现象,结冰通常发生在界面上。水在界面的结冰通常会引起许多不良的问题。因此,研究界面对冰成核的影响对于开发防冰材料具有重要意义。我们从生物防冰角度,研究了抗冻蛋白的不同面对表面冰成核的效应。基于对抗冻蛋白的理解,我们构筑了抑制冰成核的材料;同时从其他依靠产热来抑制结冰的生物表面得到启发,构筑了光热防结冰材料。  1.我们对冰成核在分子水平上的机制仍知之甚少。抗冻蛋白(AFPs)对调控制冰的形成具有独特的能力。然而,抗冻蛋白对冰成核的效果一直存在争议。我们通过冰结合面(IBF)和非冰结合面(NIBF)选择性地接枝到固体表面,观察到抗冻蛋白的冰结合面和非冰结合面对冰成核分别具有促进作用和抑制作用。这种对冰成核的两面性效应的普遍性可以通过调查三个有代表性的抗冻蛋白来验证。分子动力学模拟分析表明,抗冻蛋白的两面性可通过围绕冰结合面和非冰结合面水合层的不同的结构来证实。我们的工作大大增强抗冻蛋白在分子水平上机理的认识,并对异相冰成核的机制带来了新的见解。  2.立足抗冻蛋白对冰成核核的作用,我们试图分析,导致非冰结合面的抗冰核效应,并赋予表面抑制冰成核能力的元素。模仿非冰结合面在氨基酸组成和结构的特性,我们构筑了极性氨基酸改性的金基底表面。实验结果证明所制备的表面表现出显著的抑制冰成核的效果,而对比不同pH值液滴的冰成核结果以及对比自组装肽链表面的冰成核结果,我们认为表面电荷状态和结构自由度决定了抑制冰成核的效果。这项研究也加深了冰成核影响因素的理解。  3.由于排斥各种液体的独特能力,超疏水表面在防结冰应用上表现出了极大的潜力。然而,超疏水性容易在极端环境下受到损害,例如高的相对湿度,过低的温度。在自然界中,有些生物如南极企鹅,北极熊和臭菘已经形成了保持在严寒环境下超疏水独特的方法,那就是,他们生产和储存热量,所以当温度被降低被困在各项异性结构内的空气可以被保留。在此基础上,我们制备了超疏水性和太阳光热能力的防结冰材料,并在防冰材料方面显示出了极大的优势。
其他文献
本论文研究了含铁聚硅氮烷的两种合成方法,探讨了其裂解行为和产物的磁性能,并作为原料制备了Si3N4和SiO2纳米线。主要工作及结果如下:   1)采用氯硅烷(共)氨解的方法合成了
据《煤矿安全规程》第四百三十一条规定:盘式制动闸的闸瓦与制动盘之间的间隙应不大于2mm;第四百三十二条规定:提升绞车的常用闸和保险闸制动时,所产生的力矩与实际提升最大
吊挂带式输送机是主要用于煤矿井下的一种带式输送机,结构与通用可伸缩型带式输送机基本相同,其特点在于机身部分为吊挂的钢丝绳机架支撑托辊和输送带,这种结构能避免带式输
本论文以高效液相色谱法为主要的研究手段,以传统经典复方泻心汤为主要的研究对象,考察了复方的组成及其体内吸收情况,并研究了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内容。   第一
超临界流体和离子液体等绿色溶剂中化学反应性质和应用研究是但当今的前沿课题。利用这些清洁溶剂取代有害的溶剂具有重要的环境意义。同时,利用它们的特性可以优化反应过程,提
磷脂是生物体内一类重要的物质:它们是生物膜的主要组成部分,参与脂类化合物的体内代谢过程和信号传导过程;生物体内或细胞膜磷脂成份的改变与生物体的生理病理状态密切相关。因
研究固体表面和液体内部冰晶的形成与生长对于许多基础设施的运行、低温生物材料保存、开发高效的防覆冰材料等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市场价值。传统的高效防结冰材料主要是天
A new algorithm was developed to correctly identify fault conditions and accurately monitor fault development in a mine hoist. The new method is based on the Wa
有机自旋电子学是研究基于有机材料的极化载流子自旋输运相关的一门新兴学科。有机半导体相对于无机半导体的明显优势在于,其具有较弱的自旋-轨道耦合作用(SOC)以及超精细相互
加氢脱氢耦合工艺是一种高效、绿色的新工艺,它通过加氢-脱氢、放热-吸热等的耦合来推动化学反应平衡,降低反应温度,提高转化率和选择性,对改善精细化工行业传统工艺具有重要的推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