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性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程序的阻碍与完善路径 ——基于绿孔雀案的思考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an07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为了适应经济的快速发展,部分地方以牺牲环境利益为代价过分追求经济利益。以实际损害为中心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在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面前早已鞭长莫及。而预防性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突破了实际损害这一传统界限,其面向的是更多的尚不明朗的风险行为,将生态环境保护的阶段提升至事前,扩大环境损害的救济范围,有利于真正实现防患于未然的环境保护理念。但是我国目前的预防性环境民事公益诉讼面临着受案率低,办案难的困境。究其原因是在于诉讼思维固化,诉讼程序无法体现预防性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预防性特点,具体表现在“重大风险”认定不明晰、举证责任分配模糊、预防性执行措施僵化。简单套用事后救济性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程序规则,有违环境保护事前预防前瞻性的要求,影响该类诉讼预防性功能的实现。基于此,本文将对预防性环境民事公益诉讼面临的程序阻碍进行剖析,并试图提出完善预防性环境公益诉讼程序的路径。本文除绪论外一共有四章:第一章“提出问题”。以绿孔雀案引出文章所要探讨的问题,即面对预防性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程序规则缺失和阻碍,应该设计怎样的程序规则,才能实现其预防环境损害的功能?程序阻碍具体表现为启动诉讼的“重大风险”认定不明晰、举证责任分配模糊、预防性执行措施单一僵化。同时通过论证环境问题的自然属性和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救济性功能的有限性,共同指出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重要价值和功能是风险预防,而非损害填补,突出预防性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预防性功能。第二章“预防性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启动之风险门槛”。本章讨论的是在何种情形下才可以提起预防性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问题。“重大风险”的存在是提起预防性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事实依据,因此“重大风险”成为该类案件进入诉讼的门槛。“重大风险”应理解为环境风险,并以危险为限。通过科学制定环境基准和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将可能性缩限为盖然性,明确“重大风险”的认定标准。同时,还应设置可预见损害结果的最低程度为严重和不可逆的。第三章“预防性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举证责任分配规则”。本章讨论的是面对尚未明朗的事实,由谁负举证责任的问题。举证责任分配的不明确是该类案件在程序规则上的一大缺失。为了发挥预防性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预防性功能,有必要与以损害为中心的事后救济性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区分开来,在举证责任倒置的基础上适用可以应对更多不确定性的举证责任分配规则。法院审查被告提供的经审批通过的风险评估报告时,应尊重行政权,仅限于程序上的审查,不审查其内容。第四章“预防性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执行措施”。本章讨论的是采用何种预防性执行措施可达到预防“重大风险”转变为现实损害之效果的问题。预防性执行措施的主要目的在于实现被诉的环境风险不会转变为实际损害。这关系到该类案件在诉后能否将判决结果落到实处的问题,也即能否真正实现预防环境风险发生的效果。考虑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冲突,应设计兼具预防有效性、利益衡量性、灵活多样性的预防性执行措施,以保障实现该类诉讼的预防功能。
其他文献
信息经济时代,随着科学技术融合加快、数字世界壁垒消除、商业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增加,企业间的竞争态势也变得空前激烈与紧张。为此,许多企业开始积极寻求新领域、新技术、新模式的拓展,从而更好地顺应市场环境和抢占市场先机,可这无疑都需要企业培养创新思维、挖掘创新活动、促成创新行为以实现“创新”的发生。正如“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组织的创新来源于微观创新的组成,而微观的创新则是组织内个体的创新。换言
学位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土地作为推动中国经济前进的主体,能够对地区经济产出做出重要影响。因此在推进经济高质量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增强城市科学规划,特别是优化土地资源配置。目前土地对于经济影响的研究许多是从土地直接作为生产要素的角度切入,结合我国土地的社会主义制度和土地对于中国经济的特殊影响,将土地等生产要素和经济产出分为农业部门和非农业部门,分别构建农业部门和
学位
本毕业论文有助于研究参与协同消费的影响因素。协同消费的消费模式越来越广泛,除了试图让人们的生活更方便之外,这种日益增长的消费模式对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因为它是一个防止过度消费和浪费资源的消费模式。本论文试图解答的有趣问题是国家文化的差异是否也适用于合作消费的模式。并将进一步探讨协同消费在不同领域和不同地区是否符合以往研究发现的影响因素的相同效应。因此,本研究包括在协同消费中对中国和德国
学位
在新《公司法》确立了注册资本完全认缴制,将注册资本的缴纳期限规定完全放权于公司“自治”之后,在司法实务中出现未届期的认缴股权转让后出资责任不明的现象。该现象的出现使得进入破产程序的公司难以追缴股东认缴出资,法院对案情相似的追索股东出资案件也难以得出一致的裁判结果,这对公司的破产债权人的保护极为不利,而且会造成司法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浪费,也不利于社会的稳定。本文通过四个部分,试图找出司法实务中出现未届
伴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阶段,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也逐渐由过去的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原先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带来的资源过度使用、低效利用和环境污染威胁着我国的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同时,伴随着过去几十年全球化的发展,国际间贸易和竞争越来越多,科技创新成为企业间、国家间竞争的核心领域。我国作为制造业大国,更是将科技创新的发展提升到了国家的战略层面。随着政府对科技研发越来越多的重视与关注,加之在客观情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各方面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各类网购平台层出不穷、发展迅速,网络零售这一新的购物方式逐渐成为我国消费者的主流购买方式。因无法体验实物而导致的虚拟性,加剧了网购中消费者对于产品的不确定性。而在线评论作为消费者了解产品的重要途径,成为了企业和学术界的热门话题。但过去对消费者在线评论的研究,并未细化消费者对在线评论的偏好,即消费者对好评和差评的重视程度。对此,本文的目的就在于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新乡贤群体和新乡贤文化越来越受到关注,新乡贤文化传播的研究视角也越来越多。仪式传播认为传播是分享意义的文化仪式,强调个人在其中获得的满足感以及参与者之间的联系,因而仪式传播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文化传播研究。本文引入仪式传播相关理论研究新乡贤文化的传播,有助于推动新乡贤文化的效能发挥,从而助推乡村振兴。新乡贤文化仪式传播指新乡贤文化传播实践中仪式传播规律的运用,具体体现为借用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