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资义务相关论文
完全认缴制度改革在我国正式实施已经八年,有关未届期转让股权后出资义务的承担纠纷在司法裁判中依然屡见不鲜。立法上的空白与理论......
未出资股权,实为未实缴出资股权,存在两种情形:一是到期未实缴的股权,称为瑕疵股权;二是认缴期限内的股权。前者股权转让后的出资义务承......
期刊
我国在司法实践中逐渐确认了股权让与担保的效力,法学界也发表了数量可观的论著,但大多不是立足于公司法的组织法属性而展开,《公司法......
2021年《公司法(修订草案)》关于股东出资义务加速到期的规定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如“不能清偿”缺乏统一的判断标准,被告主体资格尚未明......
2019年出台的《九民纪要》代表着最高院的态度回应了关于股东出资义务是否加速到期这一命题,即原则否定,例外情形支持。虽然这在一......
2013年《公司法》的修订将股东出资期限列入公司自治权的范围,自此,公司不能按期清偿其债务且未进入破产程序时,是否能要求股东加速履......
我国公司注册资本制度从实缴制到有限认缴制,再到完全认缴制,可以说改革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令人瞩目。完全认缴制取消了最长出资期......
在新《公司法》确立了注册资本完全认缴制,将注册资本的缴纳期限规定完全放权于公司“自治”之后,在司法实务中出现未届期的认缴股......
2013年新《公司法》出台后,我国开始实行完全的注册资本认缴制。然而在司法实践中有越来越多的债权人在对公司提起诉讼的同时,将未......
注册资本制度在2013年发生了变化,关于出资期限以及最低注册资本额的限制规定被删除,完全认缴制得以实施,股东享有出资约定的“自......
2005年,《公司法》修订,首次允许股东以认缴的形式出资,2013年《公司法》再次进行修改,取消最低注册资本限制,取消出资期限限制,公......
当公司未解散也未破产时,股东出资义务可否加速到期关系到公司及股东、债权人之利益。股东虽然只对公司债权人间接担责,但是基于派生......
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改革之后,股东“认而不缴”成为公司运营管理过程中的难题,因此急需构建相应的出资缴纳规则。催缴出资制度相较......
我国推行公司注册资本认缴制改革以来,公司的财务自治得到扩展,筹资效率得以提升。但同时,制度变革催生了股东出资义务加速到期问......
非破产情形下股东出资能否加速到期之争旷日持久.股东出资义务具备约定义务和法定义务双重属性是为加速到期之必然性,股东享有期限......
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如一场风暴,源起行政领域,后席卷立法、司法领域。立法上带来的后果是《公司法》及三个司法解释的相应修改。......
公司法实践中,出资者瑕疵出资现象(包括实体与程序上)普遍存在,由此引来的纠纷也颇多,特别是出资者的资格认定,股权转让合同的效力......
新《公司法》修正案与现行《刑法》在很多经济犯罪的相关法律条文上产生矛盾,部门法之间发生脱节。特别是针对注册资本的修改,将实......
2013年12月28日《公司法》修正案正式通过,公司的资本制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公司的注册资本由实缴制变成了认缴制。《公司法》取消......
我国推行公司注册资本认缴制改革以来,公司的财务自治得到扩展,筹资效率得以提升。但同时,制度变革催生了股东出资义务加速到期问......
2013年的《公司法》(修正案)确立了认缴资本制度,取消了公司最低资本额和缴纳期限的限制,股东享有了约定认缴出资额及出资期限的自......
2013年之前我国实行的是公司注册资本制度,之后,为了更好的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刺激市场活力,提高社会公众的创业积极性,资本认缴......
2013年我国《公司法》修订取消了普通公司实缴要求,资本缴付期限由公司章程自主约定,此后股东在认缴期限届满前未全部实缴出资成为......
注册资本认缴制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设立公司的门槛,发挥了鼓励社会投资创业、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作用。此次......
我国公司法体系在2013年基于简政放权的指导思想进行了新一轮的改革,取消了原来法律对在公司设立时股东的出资期限和最低实缴的金......
公司资本认缴制允许股东自由约定出资额、出资期限,虽然激发了创业热情,但对公司债权人的交易安全产生了不利影响,即在非破产或非......
2013年公司法修订确立了完全的认缴制,但调整范围仅局限于出资阶段,但在后续的资本流转、资本退出以及司法实践阶段并未形成与认缴......
2013年《公司法》的第二次修订引入资本认缴制,有限责任公司市场准入要求放松了,不再需要最低注册资本限额和验资程序的要求。公司......
我国1993年颁布的《公司法》实行严格的法定资本制。要求有限公司必须缴清出资并且完成严格的验资程序方能向公司登记机构办理申请......
2014年3月1日,新《公司法》开始实施,实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取消了注册资本最低限额、认缴时限,放宽出资方式,有限公司登记时无......
随着2013年资本认缴制在我国的确立,公司出资纠纷在各地司法实践中呈现逐年激增的趋势,如何处理好出资纠纷中法律规则的适用以及如......
一、股东退出制度的法理基础(一)公司契约自由理论下的股东权利理论界中,关于公司的法律性质存在着几种学说,包括公司实在论、拟......
一、股东出资瑕疵之类型及其责任体系(一)股东出资瑕疵之类型如果说公司资本是公司的血液,是公司运营的基础,那么,股东的出资则是......
随着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企业公司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公司股东为保护自已的合法权益起诉公司股东,公司的案件日趋增加。由于......
摘要:公司资本由股东出资组成,出资是股东最基本的义务。股东违反出资义务瑕疵出资,不仅构成对公司财产权、债权人的债权构成威胁......
摘 要:有限责任公司在经营过程中,股东的出资不实行为通常会导致公司的实际出资额小于章程中规定的注册资本,但其与法人人格否认制......
近年来,司法实践中与项目公司有关的纠纷案件增多,这类案件类型多样,涉及的法律关系复杂,处理难度较大,而且现行的相关法律规定比......
近期,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讨论公司注册资本改革方案,倡议放宽注册资本登记条件,取消公司最低注册资本限额,将企业年检制度改为年度......
目次引言一、公司设立程序的改革二、经营者公司三、公司资本制度方面的变化四、公司股份转让的善意取得制度五、公司住所迁往外国......
长期以来,我国公司资本制度的主要价值在于强化交易安全、维护债权人利益。这种观点也成为我国公司立法、执法和司法的基本指导思......
2011年2月16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以下简称《司法解释三》)第26条和28条规......
股权代持作为一种广泛存在的现象,其不仅影响公司治理的稳定性,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产生许多法律风险。《公司法司法解释(三)》的出台......
注册资本是企业的“血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相关规定,认缴注册资本是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出资的法定方式,是股东日后......
公司减资制度在认缴资本制视野下适用情形更加多样化,公司债权人利益失衡的状况也更加突出。我国公司法减资制度宜继续采用信息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