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境教育已推进了多年,但由于国家课程的难以包容性和地方的差异性,一直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本文从我国环境教育现状出发,结合本校、本地实际,结合教育学、心理学、校本课程、环境教育的有关理论,探讨了在较发达地区小城镇高中实施的环境教育的必要性、可能性及其主要的实施方式。文章从环境教育现状入手,对环境教育校本课程概念进行了辨析,并提出其研究的意义;从课程论的有关理论出发,提出环境教育校本课程的理论基础和基本取向。在充分调查现状的前提下,我们遵循以校为本的理念,对前期的课程方案进行了设计,确定了校本课程的目的、目标、内容及组织形式。在实施的过程中,通过边实施、边总结、边改进方式,提出了较为合理的教学组织形式和主要而有效的教学方法,对教学中所应遵循的原则也做了相应的要求。最后,文章结合理论分析与教育实践得出了一般性教学结论,并提出了下一步的教学建议。本课题用原理研究法、实证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提出校本环境教育这一新的模式,目的是在充分利用学校资源、社区资源的情况下,在具体的学校情景中加强小城镇高中的环境教育。通过实践证明,它明显地提高了环境教育的时效性和实效性,强化了学生的实践行为,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主动探究性的培养,同时也有效地提高了教师责任、素质和科研意识,使教师的角色发生变化。本文提出的“问题为本”、“互动教学”、“情景强化”,不仅对开展环境教育起到积极的作用,而且对基础教育改革也产生有益的影响,它所起到的或显性或隐性的作用,是以往的“选修课、活动课”所不能比拟的。本课题作为省环保宣传中心的重点课题之一,目前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为中学环境教育的有效实施找到了一条捷径,为素质教育的有效推广提供了切入点。本文提出的校本中的环境教育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较好地解决了高中环境教育“教什么?”和“怎么教?”这两个基本问题,它的实施会使环境教育课内与课外、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意识与行为紧密结合,达到了知、行、意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