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妇科较为常见的疑难病,好发于育龄期妇女,且发病率逐年升高,可引起腹痛,月经不调,不孕以及其他不良后果,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和生存质量。该病虽组织形态呈现良性病变,但却有类似恶性肿瘤的生物学行为,临床治疗颇感棘手,目前临床上广泛开展腹腔镜手术。本研究腹腔镜术后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将药物与针灸两者互补结合应用以加强疗效,从而更完全有效地改善症状,降低复发,提高妊娠率。目的探讨一种能更好更有效的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方法,通过EMS患者行腹腔镜术后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西医选用米非司酮治疗、中医选用丹莪妇康煎膏及针灸治疗,将三者有机结合应用,以期探寻最佳的治疗方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32例患者先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术后分成三组分别给予不同的干预措施,结合组46例予以米非司酮、丹莪妇康煎膏及针灸治疗,中医组44例予以丹莪妇康煎膏及针灸治疗,西医组42例予以米非司酮治疗。对三组患者一般资料进行比较,结果年龄、病程及手术分期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治疗后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术后随访复发情况,痛经程度评分高低,不孕患者的术后妊娠率及药物的相关不良反应,所有患者随访3-12月。结果1.结合组有效率:71.74%,中医组有效率:43.18%,西医组有效率:47.62%,结合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其余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组复发率:2.17%,中医组复发率:18.18%,西医组复发率:16.67%,中医组及西医组复发率明显高于结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组及中医组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西医组术后用药期间有4例患者出现了恶心等不良反应,有2例患者出现了ALT、AST值均轻度升高;2.治疗前三组患者血清CA125值分别为95.52±58.85、93.57±57.33、96.25±63.10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血清CA125值分别为:49.54+40.19、57.68+43.27、52.05±47.91,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但治疗后三组相比较,结合组明显低于其余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三组痛经症状评分分别为:0.82+2.13、1.03±2.02、3.37±4.04,结合组痛经评分明显低于西医组,中医组痛经评分亦明显低于西医组,差异显著,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了中医在改善痛经方面比较有优势,较西医效果好,但结合组与中医组相比较,均可有效改善痛经,痛经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4.结合组术后妊娠率72.73%,中医组41.67%,西医组27.23%,结合组疗效优于其他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镜术后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其疗效好,复发率低,能明显改善不孕患者术后妊娠率,并显著缓解痛经症状,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应用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