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向荣集》研究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dd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陶元藻编《唐诗向荣集》供学子参考研习应试诗,是为了呼应乾隆二十二年“减判增诗”的科举改革,其体现的应试诗诗学观点有三:首先,提倡“骨肉停匀”,要求诗歌具备突出的骨干和典切的辞藻,反对炼字不自然,肤浅庸俗的诗歌;其次,重视“得体”,要求合乎体裁特点以及恰如其分地发挥避忌、颂望和立言三个功能;再次,崇尚“新警”的诗歌语言,运用多种写法切中题面,达到警策动人、令人感到鲜新的效果。与同时期的其他应试相关选本相比,《唐诗向荣集》是一个具有特色的选本,包含了应试诗和应制诗两部分。相较于李因培《唐诗观澜集》是着眼于诗歌史,纪昀《唐人试律说》着眼于试律史,《唐诗向荣集》则是基于局部观、着眼于应试诗这一诗体的。他们对待应试诗的态度也不同,前两者皆认为试律体卑,而陶元藻认为应试诗既是诗歌的其中一体,也有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特点。他认为谈试律需要就试律本身而谈,虽难写却也有它特定的写作之法,《向荣》所论的试律之法也更有针对性,同时陶元藻注意到应试诗的功用性,故该选本更具应对考场的指导实用性。
其他文献
作为方言领域的一块富矿,山西方言研究已有70多年的历史,研究成果数量大,涉及面广,但在词汇比较研究方面还有很大的空间值得探讨。   本文在汉语词汇学、汉语方言学、比较
相声是一种语言艺术。中国传统相声传达的幽默蕴含着丰富的语言学知识,随着一次次包袱的抖落来展示其特有的魅力。相声的语言生动形象,不论刻画人物还是表现事物,都精心选择富于
2013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加拿大女作家艾丽丝·门罗(Alice Munro,1931-)——“当代短篇小说大师”。100多年以来的诺贝尔文学奖第一次颁给一位短篇小说作家。门罗的小说具
厄休拉·勒奎恩(也译作娥苏拉·勒瑰恩)(Ursula K.Le Guin)是美国“新浪潮”的代表作家,也是少数几个被美国主流文学界认可的科幻作家之一。厄休拉获奖无数,涉猎广泛,至今已发表了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突出特点是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和规范向行为实践的转化。然而目前高校中对“基础“课的实践教学由于受传统和条件的限制,主要还是以课堂教学为主,实践环节往往流于形式。因此,要实现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加强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    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