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潞安与泽州位于山西省的东南部,地处晋、豫、翼三省交界地带,统称潞泽地区。潞安府统辖长治、长子、屯留、襄垣、潞城、黎城、壶关和平顺等县,泽州府统辖凤台、高平、阳城、陵川和沁水等县。境内山地、丘陵、盆地纵横交错,有太行和王屋两大山脉,主要河流有漳河、沁水河和丹河。该地区气候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这里交通便利,是晋商“茶丝之路”的必经之地。清代,潞泽地区地狭人稠、土瘠民贫,人均耕地面积较少,农业发展水平较低,粮食产量不足。然而,该地区自然资源储量丰富,有丰富的铁矿、煤炭、磺矿等资源;此外,桑蚕、芋麻、药材也产出较多。其时,由于农业条件的限制和自然资源的丰富,潞泽地区的人民“重商逐末”观念浓重,外出经商者甚多。清代,潞泽商人从事工矿业、手工业及商品交换等。其中,工矿业主要以冶铁业、煤炭业为主,兼有制铜业等;手工业主要以丝绸业、潞麻业为主,兼有造纸业、制瓷业、玻璃业、酿酒业、药材业和皮毛业等。清代,潞泽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为手工业和工矿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原材料;优越的地理位置,接邻河南、河北、太原乃至北京,使得原材料的获取与信息的传递更为便利,从而扩大了商品交易和消费市场;粮食产量的不足导致当地人民弃农从商,形成了普遍的重商习贾风俗等等。上述地理环境、自然条件、道路交通、经济技术和社会政治等因素,使清代潞泽地区的工矿业、手工业及商业繁荣发展,形成了潞泽地区特殊的产业布局:即以潞安府城和泽州府城为中心,以荫城镇、大阳镇为特色产业城镇的煤炭业和冶铁业的区域产业城镇群,及以鲍店庙会为中心的地区商品交易市场。清代后期,原材料生产及供应的不足、苛捐杂税的横征暴敛、生产技术的落后等社会政治因素以及经济技术因素,导致了潞泽地区工商业较前有所衰退。因此,可以认为,潞泽地区工商业发展的兴衰直接受到了产业布局的区位选择影响的作用。区域产业布局理论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内,产业的空间分布和组合经济现象的理论。在静态上看,它是指形成产业的各部门、各要素、各链环在空间上的分布态势和地域上的组合。在动态上,则表现为各种资源、各生产要素甚至各产业和各企业为选择最佳区位而形成的在空间地域上的流动、转移或重新组合的配置与再配置过程。本文重点就产业布局中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将其划分为地理位置因素、自然因素、道路交通因素、经济技术因素和社会政治因素,以清代潞泽地区的工商业发展为中心,探讨产业布局的区位选择因素对工商业发展兴衰的作用,以期为当代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制定,加快区域经济发展步伐提出建议和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