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视域下的新媒体传播与群体形象构建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aoye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陆港两地冲突事件频发,在这些事件的背后,以高登社区为代表的香港新媒体是港人骂战的主战场,甚至对线下的游行示威等活动起到串联作用。因此,本文以框架理论为基础,通过对2012年“陆港之争”后高登社区的帖子进行文本分析,探讨以高登为代表的香港新媒体所构建的内地人形象、新媒体传播框架的特点、背后的原因及其对近年来发生的反内地行动的影响。研究发现,高登社区中的内地人形象趋于负面化,并出现了“负面形象综合体”、“来势汹汹的入侵者”及“香港本地的蛀虫”等新的形象框架。在这个过程中,高登社区作为新媒体所具备的传播框架新特点令内地人的负面形象更为突出。首先,高登网友对内地人的刻板印象主导了形象框架的构建,决定了他们倾向于对内地人“报忧不报喜”;其次,在沉默的螺旋效应下,正面的内地人形象逐渐“失语”;再者,新媒体框架效应容易让消极情绪叠加,使得内地人负面形象异常突出;最后,高登社区中形成的形象框架与线下一些行为存在双向互动。而内地人负面形象框架形成背后有着深刻的社会意识形态缘由。从宏观层面来看,香港本地经济问题引发港人焦虑情绪、内地负面事件频发导致港人对内地认同度降低及陆港两地文化差异是主因;从微观层面来看,以高登网友为代表的香港青年群体是陆港融合负面效应的“承担者”,在高登硬胶文化的推动下,极易引发高登网友对内地人的负面情绪,从而导致负面形象“扩大化”,甚至引发线下的反对行动。
其他文献
本文从"人对客观事物的感知所得最后怎样用言辞表达出来"这样一个角度来考虑,认为应该是用构式理论来解释多功能性,而不是像先前有人认为的那样用多功能性理论来解释构式.
当代中华民族的民族认同可分为三个层面,一是共同的民族渊源,二是共同的国家,三是这个国家的主体文化,这三个层面共同构成中华民族的认同。中华民族的民族认同是对中国国家及中华
随着境外非政府组织对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影响的不断加剧,为促进其积极作用的发挥,抑制和减轻其消极负面影响,我国应设立境外明确的非政府组织准入制度。该制度
语体是人们在长期的语言运用的过程中所形成的语言功能变异类型。语体词是某类语体常用和专用的词语。本文从语体词——语体分析的最小单位入手,以问卷调查的方式着重考察了3
<正>就像打球有"球感"、搞音乐有"乐感"、语文、英语有"语感"一样,数学也有"数感"。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表示、数量大小比较、数量和运算结果的估计、数量关系等方面的
信用信息共享法律制度是关于信用信息收集和使用的法律制度,是微观且具体的金融法律制度,其对于克服经济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维护金融法律秩序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欧盟地
早在20世纪20-30年代,作为“近代中国第一报”的《申报》就开辟了各式各类的增刊、专刊,其中便有一份汽车专刊,最初名为“申报汽车增刊”。本文通过选取《申报·汽车增刊》19
作者严格区分了在者与存在,揭示出其对称互补的特征,并进而论述了主客体存在的对称互补及其各自的对称互补关系。由此,以言说的方式诠释了言说知识的对称互补根源及其抽象产物--
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经历了"孤岛化"、政府内部互联互通、网络系统面向公众服务,现已进入网络问政新阶段。网络问政是我国公共管理实践中产生的创新形式,指通过网络进行党政
校对是保证文章质量的重要环节,也是整个文章引用材料过程中进行次数最多、占用作者工作时间较长的工作。通过对人民公社化运动资料的校对总结了校对方法和技巧及人民公社化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