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以小檗碱为模型药物,壳聚糖及其衍生物为载体材料,采用离子交联法和分子自组装法构建小檗碱纳米粒,并考察其理化特性,为纳米粒的应用提供研究基础。方法:采用离子交联法和分子自组装法构建不同药物/载体比例、不同载体材料的小檗碱纳米粒,并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UV)、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动态光散射(DLS)、动态透析法对纳米粒的结构、形态、粒径、粒度分布、稳定性、载药量、包封率、体外释放等理化特性进行表征。结果:通过离子交联法构建小檗碱/壳聚糖季铵盐纳米粒,透射电子显微镜显示小檗碱/壳聚糖季铵盐颗粒粒径均一,呈类球形,分散均匀;动态光散射法测得小檗碱/壳聚糖季铵盐粒径为290.8 nm,多分散性指数(PDI)为0.171,且在50天内平均粒径和PDI值变化不大,混悬液稳定性较好。红外光谱表明壳聚糖季铵盐与三聚磷酸钠发生静电结合,载药纳米粒出现小檗碱特征吸收峰,说明小檗碱被成功包载到纳米粒中。小檗碱/壳聚糖季铵盐纳米粒载药量和包封率分别为7.27~25.49%、88.37~96.87%,载药量和包封率随着药物/载体比例的升高而增加。体外释放结果表明小檗碱/壳聚糖季铵盐纳米粒在磷酸缓冲液(PBS,p H7.4)中具有缓释作用,48 h累计释放量为55.46%~79.46%。通过分子自组装法构建小檗碱/羧甲基壳聚糖-壳聚糖纳米粒,透射电镜显示颗粒粒径均一,呈类球形,粒度分散均匀,颗粒皱缩有水泡,载药纳米粒粒径120 nm左右,小檗碱载药纳米粒50天内平均粒径变化不大,在300-350 nm左右,可能发生少量聚集,PDI值控制在0.2~0.3范围内,分散情况良好,稳定性好。红外光谱结果证明羧甲基壳聚糖与壳聚糖有静电结合,小檗碱被包载到纳米粒中。小檗碱/羧甲基壳聚糖-壳聚糖纳米粒载药量和包封率分别为11.04~33.30%、99.56~99.90%,载药量和包封率随着药物/载体比例的升高而增加。体外释放结果表明小檗碱/羧甲基壳聚糖-壳聚糖纳米粒在磷酸缓冲液(PBS,p H7.4)中具有缓释作用,48 h累计释放量为51.01%~55.37%。结论:采用离子交联和分子自组装两种方法成功构建小檗碱/壳聚糖季铵盐纳米粒及小檗碱/羧甲基壳聚糖-壳聚糖纳米粒,皆具有良好的理化特性,稳定性好,载药量高,具有缓释作用,有望成为小檗碱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良好缓释给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