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s,TIA)患者的病因、临床特征和影像学之间的关系。尝试性对TIA临床和病因亚型进行分类。探讨影响TIA患者预后的因素,应用来源于英国牛津郡卒中计划(OCSP)的一项简单的ABCD评分系统,确认具有高卒中危险的TIA患者,首次在国内对住院的TIA患者验证这一临床评分工具的可靠性。 方法:根据传统标准对诊断为TIA的106例(男73,女性33)患者进行血液生化,神经影像(包括脑血管造影)和采用多种手段寻找栓子来源等检查,评价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和吸烟)、潜在性心源性栓子、以及颈动脉和基底动脉系统病变情况。应用影像学检查结果前后对比藉以发现新发梗死,并分析其病因、临床特征和影像学之间关系。应用OCSP中的.ABCD 6点评分系统对TIA患者进行危险分层。这一评分包括年龄(A)、血压(B)、临床特点(C)和症状持续时间(D)四项内容。年龄:<60岁=0,≥60岁=1;血压:≤140 mm Hg并且舒张压≤90 nun Hg=0,或收缩压>140 m Hg和/或舒张压>90mm Hg=1;临床特点:单侧无力=2,语言障碍不伴无力=1,其他症状=0;症状持续时间:<10分钟=0,10~59分钟=1,≥60分钟=2。对首次TIA发作后90天内发生卒中的危险进行分层,以验证这一评分的临床应用价值。
结果:
(1)根据症状持续时间将患者分为三组(<10分钟,n=28;10~59分钟组,n=49;>60分钟,n=29),结果显示三组患者的危险因素和病因有所不同。心源性栓子所致TIA患者症状持续时间多较长,大动脉和小血管疾病的患者持续时间多较短。持续时间长的TIA患者较持续时间短者更多见于栓子源性心脏病者(23.5%vs0%,p<0.001)。39例(36.8%)TIA患者发现有影像学异常,67例未见异常(63.2%)。持续时间长的TIA较短持续时间者更易发现新发梗死灶(51.3%vs 20.9%,p<0.05)。TIA持续时间较长(>60分钟)、发作次数频繁及伴有房颤者影像学检查多见新发病灶。 (2)在能够随访的102例患者中,7天和90天的卒中危险发生率分别是16.7%和23.5%。ABCD评分系统对90天内发生卒中危险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ABCD评分系统0-2分者发生率为0%,3分者为11.1%,4分者为8.5%,5分者为66.7%,6分者为62.5%(log-rank检验=39.850,P=0.0001),经校正TIA患者的年龄、性别、危险因素,应用多变量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其结果显示ABCD评分系统以5-6分者90天内发生卒中的危险最高,糖尿病及吸烟是90天内的卒中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1)TIA临床特征的差异与不同的潜在性病因有关。根据症状持续时间长短将TIA分为短时程和长时程TIA。对长时程TIA患者尤应仔细检查有无栓子源性心脏病,对短时程和发作频繁者,应当注意发现有无血管性疾病。渐重型TIA是病情不稳定的重要标志。
(2)本研究验证了ABCD评分系统在辨别和确定具有高度卒中危险的TIA患者具有实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以便积累更多临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