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初期浑河防洪治理研究(1912~1931)

来源 :辽宁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kuai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浑河是纵贯辽宁省东部和中部的一条著名河流,作为辽河的重要支流,它流经抚顺和沈阳等多个重要城市,千百年来孕育了两岸灿烂辉煌的文明,但在历史上浑河也是一条水灾频发的河流,每遇涨水必然会奔流而出,毁坏庄稼、田庐等两岸人民赖以生存的物资,给人民带来灭顶之灾。为了治理好浑河,让其不再泛滥成灾,历代政府都为之付出了不懈的努力,也取得了一下成果。时间进入到近代,特别是中华民国成立以来,在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浑河流域开展了声势浩大的防洪水利工程建设。本文将研究的时间界定在民国初期的1912~1931年,研究对象是这一历史时期浑河流域所开展的各项水利建设,通过对其进行深入剖析,总结出浑河治理呈现的特点以及治理过程中所引发的一系列水利纷争,希望从中获得一些重要的经验。文章主体从三个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清朝末年浑河的治理。首先,叙述了浑河的概况和清朝末年浑河水患灾害的泛滥情况及其造成的危害。着重介绍了1888年、1911年这两次比较大的洪灾。其次,叙述了清政府针对浑河水灾而做出的治理措施,以及由于经济和技术的落后,导致这些这些措施的实施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均未能收到良好的效果。第二部分,介绍了民国初期浑河的治理。首先,叙述了民国初期浑河水患灾害泛滥的情况及其造成的危害。其次,论述了当时为治理浑河所做出的各种努力,包括河道的治理和防洪堤坝的建设,并论述了由堤坝建设所引起的水利纠纷及其解决。第三部分,主要介绍了民国初期浑河治理的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首先是政府在机构和制度上对于浑河治理所做的努力,但由于这一历史时期的特殊性,除了政府参与并主持浑河的治理以外,各民间团体及绅商也参与其中,并成为了浑河治理的主导力量。通过治理初步形成了以奉天省城为中心的防洪体系。而随着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西方许多先进的生产技术纷纷传入中国,治河观念也随之发生了较大转变,从以往的以治为主转变为治水和利水相结合,在防治水患的同时还能利用水资源造福百姓。总体上来说,治理浑河既是一项意义深远的工程,又是一项系统性极高的工程。我们就是要通过对历史上这一时期浑河治理的研究,力图寻求先人们在河流治理上的经验和教训,以史为鉴,给我们今天的河流治理工作以知道,让我们少走弯路,相信在我们一辈辈人的努力之下,我们最终必然会找到彻底战胜水患的方法。
其他文献
<正>在未来最愿意看到的,最有可能实现的,是通过一系列的改革举措,真正提升企业的投资收入,产生一大批这样的企业,不但追求规模,而且把价值创造放在规模之上,提高资本使用效
<正>没有代表性的大海和沙滩,也没有典型性的渔民劳作和生活场景,舟山南洞在新农村建设中,一样有文化创意开发,一样能成为艺术家的文化乐园。南洞,曾是一个连当地人都不太知
本文采用8031单片机实现1-5通道的离子选择电极测量水中氟离子浓度值(ppm 值)检测系统。即省去单通道多测定分离切换的不可靠性,又可求出五个通道的平均值,提高了测量的精度,
每个企业都是一个复杂的、有生命力和连续变化的"社会—技术"系统。系统本身与周围环境有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在公司进行财务活动的过程当中,最为典型的"物质和能量"交换便
在知识经济到水之际.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多社化、综合化、信息化、社会化和国际化等5个方面的趋势。
<正>炎热的天气里处处都有热浪袭人之感,宝宝更易感到不适,以致引发各种疾病。在小暑及大暑天气里,宝宝该如何养生呢?气候炎热,宝宝常有夜啼或多动等症状。现在的孩子多在空
期刊
在利用进化计算对多车场带有容量限制的弧路径规划问题(multiple depot capacitated arcrouting problem,MDCARP)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对其数学模型进行改进,以适应现实生活中洒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伴重度呼吸衰竭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成功撤机拔管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5年3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AECOPD伴
随着中国城市的高速发展,城市空间急速扩张,建设了许多郊区新城,形成城市群发展格局。郊区新城的创新环境是其健康发展的关键。文章采取主观评价和主成分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
单元构建是规范教学、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必要环节。在明晰课程内容、教材内容、教学内容等课程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从"技术、体能、运用"三个维度构建单元,将有利于拓宽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