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癌转移淋巴结最大径的预后意义及在TNM分期中的价值

来源 :南方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mpled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膀胱癌是最常见的泌尿系肿瘤之一,无论是发病率还是死亡率都居于高位。转移和复发是其预后不良的首要原因,淋巴结是膀胱癌的最常见的转移部位。虽然发生淋巴结转移的膀胱癌患者的生存预后较差,但这些患者仍是个异质性群体,预后仍然有差异。准确的肿瘤分期是临床医生定制患者治疗方案的先决条件,标准化的肿瘤分期有助于比较不同机构的治疗结果,是评判患者预后的标准,而目前的淋巴结分期在膀胱癌患者中预后分层能力仍不太理想。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价转移淋巴结最大径(MDMLN)在膀胱癌患者中的预后价值,及探讨转移淋巴结最大径在TNM分期中的意义。方法:本研究从美国SEER数据库收集2010-2014年间接受膀胱癌根治性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2605例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数据。使用Kaplan-Meier方法评估生存期。利用多变量Cox 比例风险方法评估死亡风险,分析转移淋巴结最大径及相关变量对膀胱癌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膀胱癌发生远处转移的风险。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评估膀胱癌远处转移的风险因素。使用统计软件SPSS.V20.0进行所有的统计分析。结果:在Kaplan-Meier生存分析中显示转移淋巴结最大径与膀胱癌患者的生存预后显著相关;单因素COX回归分析中,转移淋巴结最大径≤2cm组患者的全因死亡风险是无淋巴结转移组患者的2.52倍,肿瘤特异性死亡风险是2.84倍;转移淋巴结最大径>2cm组患者的全因死亡风险是无淋巴结转移组患者的4.20倍,肿瘤特异性死亡风险是5.01倍;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模型中,转移淋巴结最大径≤2cm组患者全因死亡风险比是无淋巴结转移组患者的1.82倍,肿瘤特异性死亡风险是1.93倍;转移淋巴结最大径>2cm组患者全因死亡风险比是无淋巴结转移组患者的3.00倍,肿瘤特异性死亡风险是3.30倍。在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模型中,与膀胱癌患者的总生存和肿瘤特异性生存相关的其余变量有:年龄、性别、种族、肿瘤组织学等级、7 th T分期、7 th N分期、7 th M分期、淋巴结清扫数目;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中,除了7th N分期和性别变量对膀胱癌患者死亡风险的影响较小,其余变量仍与膀胱癌患者的预后相关。将转移淋巴结最大径加入第七版TNM淋巴结分期系统后,将发生转移淋巴结膀胱癌患者重新分组,再将新的分组(G分组)与第七版TNM淋巴结分期系统的预后价值进行比较。本研究的淋巴结分期建议较第七版TNM淋巴结分期系统更好地将发生淋巴结的患者分层为预后不同的组,无论是在总生存率还是肿瘤特异性生存率分析中。结论:首先,转移淋巴结最大径是膀胱癌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其次,将转移淋巴结最大径纳入AJCC TNM淋巴结分期系统中可以补充当前的AJCC TNM淋巴结分期系统,有助于将发生淋巴结转移的膀胱癌患者预后分层,进一步可以帮助临床医生判别病变范围、制定最佳治疗计划、评比疗效、统计预后以及科研协作交流的重要条件和范围。
其他文献
随着神经网络算法和分布式并行计算技术的迅速发展,文本的表示问题又重新回归到人们的视野中。作为自然语言处理的基本问题,如何有效表征人类抽象复杂的语言一直是不可逃避的
随着我国各大高校信息化的多样化、复杂化的发展,传统独立的数据中心已不能很好地服务于校内的日常教学、存储、选课负载及管理活动。云计算数据中心可以通过对巨大系统的池
解剖复位、有效内固定和早期功能锻练早已成为移位关节骨折的治疗原则。髋臼骨折因位置深、解剖复杂、复位固定难等原因,是否沿用这一原则,曾有争论。反对者认为髋臼骨折的x线
"大数据"已经成为21世纪信息时代的代名词,国务院从顶层设计上也出台了相关大数据的指导意见和行动纲要,由此可见国家对大数据的重视,这标志着我国逐步将大数据发展充分运用
城市的经济增长力在很大程度取决于其产出的价格。房地产价格的成本效应表明在一定条件下,房地产价格通过影响当地劳动力和资本的成本,继而影响本地产品的生产成本,最终影响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预防老年骨折长期卧床患者肌肉萎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0位老年骨质疏松合并胸腰段压缩性骨折长期卧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
目的应用康复新液治疗固定正畸患者牙龈炎,检测龈沟液中MMP-2和PGE2水平,为临床治疗固定正畸患者牙龈炎提出新的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14年6月以来在我院口腔正畸科接受正畸固
<正>"一带一路"倡议,既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又是中国经济外交的顶层设计,也是中国最为核心的长期发展战略。"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成果超过预期,影响遍及全球,一批早
具有合作性质的新型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实践探索有其产生发展的社会经济基础和制度根源,新型农村资金互助社在四川试点开始后得到迅速发展,分为不以扶贫为目的社区互助性银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