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静吸复合与全凭静脉麻醉用于老年人骨科手术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术后恢复情况及不良事件发生率。方法:选择全麻下行股骨颈骨折、股骨转子间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术的7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ASA(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Ⅱ-Ⅲ级。本研究共纳入26个患者,其中男10例,女16例;年龄73~97岁;体重33~75kg;身高150~182cm;伴有高血压19例,冠心病5例,糖尿病5例,呼吸系统疾病8例;ASAⅡ级11例,ASAⅢ级15例。将所有受试者依麻醉维持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两组:静吸复合组(丙泊氛与七氟醚维持麻醉,S组,n=13)和全凭静脉组(丙泊氛与瑞芬太尼维持麻醉,R组,n=13)。麻醉诱导:两组麻醉诱导均给予咪唑安定(0.03mg/kg)、舒芬太尼(0.4~0.6μg/kg)、依托咪酯(0.3mg/kg)、顺苯磺酸阿曲库铵(0.2mg/kg)。麻醉维持:S组持续输注丙泊酚(3~4mg·kg-1·h-1)并吸入七氟醚(0.5~4%);R组持续输注丙泊酚(4~6mg·kg-1·h-1)并泵注瑞芬太尼(0.05~0.25μg·kg-1·min-1),瑞芬太尼和异丙酚均采用微量泵输注。术中根据手术情况适时追加顺苯磺酸阿曲库铵(0.1mg/kg)维持肌松。麻醉深度通过改变吸入药物浓度或瑞芬太尼泵入速率来调节,维持BIS在40~60之间。监测指标:SBP、DBP、HR、SV、CO、TFC、ACI、SVR。监测时点:基础值(T0)、插管前即刻(T1)、插管后即刻(T2)、手术切皮时(T3)、术中血压最高时(T4)、术中血压最低时(T5)、拔管即刻(T6)、拔管后5min(T7)、拔管后10min(T8)。同时时记录术中呼末七氟醚浓度、瑞芬太尼速度、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情况以及术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和应答的时间,评估拔管后1min及拔管后20min的苏醒质量和疼痛程度,并观察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HR、DBP、SV、CO、ACI、TFC、SVR在各时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BP在T5时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现为S组高于R组。S组的CO在T2、T4~T8时点均低于T0;R组的CO在T2~T5时点均低于T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SVR在T1时点均明显低于各自T0时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使用的血管活性药物的例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及应答时间明显长于R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的苏醒质量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拔管后1min的疼痛评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后20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组低于R组。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发生躁动,否认术中知晓,S组有一例发生恶心的并发症。结论:七氟醚-丙泊酚静吸复合麻醉与瑞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用于老年骨科手术均能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静吸复合麻醉恢复时间长于全凭静脉麻醉,但二者均不引起苏醒延迟,全凭静脉麻醉早于静吸复合麻醉发生术后疼痛。两种麻醉方法均可以安全有效地用于老年骨科手术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