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纸质版、微信公众号和微博对十九大报道的对比研究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yq8308y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媒介组织、新闻常规以及媒介从业人员等因素对媒介框架的影响已经得到多方证实,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媒介技术不断演进,新的媒介技术又催生不同的媒介平台,新闻实践也在媒体机构对新的媒介平台进行适应和使用的过程中发生变化,媒介框架的影响因素因此需要依照新闻实践的新情况进行重新讨论。近年来,社交媒体给社会生活方式、社交方式和沟通方式带来重大变革,其作为新兴媒介平台也极大地影响着新闻媒体机构信息传播的方式。在此背景下,本研究从框架理论出发,对《人民日报》在报纸、微信公众号和微博三个媒介平台上从10月11日至10月31日发布的十九大报道中所使用到的媒介框架进行对比分析。此外,为进一步分析《人民日报》在三个平台上对十九大进行报道的差异性,以探讨媒介平台对新闻信息传播和呈现方式带来的影响,本研究对《人民日报》在三个平台上对十九大报道的新媒体书写方式进行了对比分析。对媒介框架的对比从表层框架,即报道数量、报道篇幅、新闻报道类型,和深层框架,即高层次框架、中层次框架和低层次框架进行;对新媒体书写方式的对比围绕微博和微信信息传播特性提出,具体包括消息来源多元性、平民性与亲近性、即时性、信息浅化性、互动性、多媒体使用六个方面。以此探讨同一家媒体机构,在不同的媒介平台上对同一事件进行报道时,其使用到的媒介框架是否有所不同,媒介平台是否是媒介框架的影响因素之一,媒介平台是否影响媒介信息传播和呈现的具体方式。
  在对《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102篇推送、微博206条消息、纸质版150篇文章,共计548篇样本进行分析后得出,《人民日报》在三个平台上对十九大进行报道时,使用的表层框架、深层框架和新媒体书写方式在多个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表层框架方面,从报道数量上看,《人民日报》纸质版关于十九大的的框架强调最为明显,微信公众号次之,微博最弱。在新闻报道类型上,《人民日报》在微博上以硬新闻的形式对“十九大”进行报道最多,且软、硬新闻的比例最接近;纸质版以软新闻为主,占比超过四分之三。从深层框架的使用上看,《人民日报》在微信公众号和微博上的报道内容以“十九大政治政策动向”为主,纸质版则发挥纸媒的优势主要进行“十九大解读”。从新闻主角的使用上看,《人民日报》微博以“议题事件”为新闻主角的十九大的报道最多,以“社会普通群众”为新闻主角的纸质版报道最多。此外,微信和微博更加注重对青年群体的信息传播,针对“青年”受众群体推出如“夜读”等系列消息。从中层次框架的使用来看,《人民日报》在三个平台所使用的主要事件框架、先前事件框架、历史框架、结果框架、影响框架、归因框架和评估框架都具有显著差异。纸质版中使用最为频繁的是“影响”框架;微博和微信最经常使用的是“主要事件”和“影响”框架。而在对“历史”框架进行使用时,纸质版比微信和微博对十八大以来取得的成就进行更多涉及和提及。从低层框架的使用上看,《人民日报》纸质版的十九大报道标题最短、“十九大”出现在标题中的频率最低;微信公众号报道标题中出现“十九大”的频率则最高。新闻报道的文本用语方面,《人民日报》在微信公众号和微博上对十九大进行报道时,使用“新闻可观”的新闻语言风格次数最多,纸质版“正面积极”的语言风格最多。新媒体书写方式以微博和微信的传播特征为基础。在消息来源上,《人民日报》纸质版以“平台原创”为主,自主生产内容达97.33%;微信公众号和微博的报道来源更为广泛,且两相比较之下,微信公众号的文章来源更加多样、原创度更低、对《人民日报》其他平台的信息转载和使用更多,并更注重标明文章来源。以“其他媒体机构记者”为文章作者的比例更高。在“平民性与亲近性”上,《人民日报》纸质版第一人称的使用较为正式和严肃,微信多以“我们”、“咱们”等较为亲近的形式出现。微博第一人称使用少,而第二人称使用明显多于微信和纸质版。在“即时性”上,微博的即时性最强、最能对实效性新闻做出快速反应,微信次之,纸质版最弱。在“信息浅化”方面,微博信息浅化的程度最高,比率达66%。在互动性方面,相比纸质版单向的传播,微信和微博鼓励受众在阅读和浏览信息后做出反馈行为。在对多媒体手段进行使用方面,纸质版的媒体类型单一,最常使用文字并偶尔配以图片;微博在报道中最常使用两种媒体手段;微信单篇文章的媒体使用最为丰富和多样。
  以此,本研究结果表明,同一家媒体机构在对同一个新闻事件进行报道时,在不同的平台上使用了多方面显著不同的媒介框架和多媒体书写方式。在对媒介平台进行使用的过程中,媒介组织对媒介框架的选取和信息传播及呈现的具体方式受到来自媒介平台的影响。因此,本研究在新媒体发展日新月异、传统媒体不断改革自身以适应多媒体传播方式发展的新背景下,对媒介框架的影响因素从新的角度进行了探讨,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框架理论的研究进行了进一步补充、对新媒体平台对新闻实践的影响提供了不同的理解角度。
其他文献
一方面,对中国而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快为之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尤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转型成为了一个工业大国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伴随着不断加强的国际影响力,中国也正积极参与到世界各项事务中去。另一方面,对世界而言,其他国家也迫切地想了解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民生各方面的发展从而为开发潜力无穷的中国市场做准备。在此种情况下,每年的《中国政府工作报告》英译除了是中国政府对国情
本文通过对艾里斯·沃克的《紫色》及谭恩美的《灶神之妻》两部作品中沉默的分析,揭示了隐藏在沉默背后的各种冲突:性别冲突,种族冲突及文化冲突。为了解决这些冲突,艾里斯·沃克和谭恩美首先在小说中表现了沉默的有害性,并强调打破沉默的重要性。但两位作家都没有止步于此,而是进一步提出要建构女性主体性。在建构女性主体性的过程中,首先要实现女性的自我发现,即发掘女性的经验和要求,其次,实现自我和他者的和谐关系,因
学位
本文基于批评话语分析和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理论框架,采用对比分析和数据统计的研究方法,通过对英国《泰晤士报》和美国《纽约时报》中有关女性及男性领导人竞选获胜的新闻报道的批评性分析,力图从三个方面揭示女性领导人在新闻话语中所受到的性别歧视。首先,本文从及物性的角度出发,通过对比分析新闻报道在描述女性及男性领导人时所选用的动词过程和参与者的功能,发现无论是在新闻标题中或是在新闻正文中,女性领导人往往处于从
学位
在新媒体时代,移动终端的普及使得互联网深入到每个家庭中,人们的生活场景不再限于线下,而是线上与线下的相互交融。作为基本社会社群的家庭不仅仅是一个包括父母与未成年子女的生育单位,它更强调了亲代与子代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在社会加速发展中互联网充当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就像是悬在家庭关系中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难以把握与预测。还未成熟但接受力极强的青少年和接受力较弱父母站在这段关系的两端,时而分散,时而聚集
学位
近年来,各大卫视为了刺激大众感官享受,运用火拼明星、资源、话题等手段将综艺节目的娱乐功能发挥到最大化,歌唱选秀类节目、喜剧类选秀、明星亲子秀、竞技真人秀等节目霸占荧屏。在制作及传播这类型综艺节目的过程中,制作单位忽视了电视媒体寓教于乐的初衷及文化底蕴,使综艺环境逐步陷入同质化与泛娱乐化的沼泽。2017年初《中国诗词大会》、《见字如面》、《朗读者》等文化类综艺节目一批“清流”涌入中国的综艺市场,并取
戈夫曼的自我呈现理论提出,在社会交往中,人们会有意识地通过一系列行为表现自己,从而塑造能够取悦受众或对自身有利的形象。在对社交网络的研究中,自我呈现理论常被应用于虚拟网络的社交情境,认为互联网特别是社交网络使用者在网络互动与分享中更倾向于呈现出想要塑造的自我形象。  目前,视频分享网站在国内网络用户尤其是青年用户中快速流行与发展,在为用户提供音像娱乐、传播、互动功能的同时,也使得用户在移动社交平台
社交媒体已广泛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并渗透于各年龄群体。家庭世代主体间的社交媒体使用呈现为“数字不均”的现实状态,使得世代间因媒体使用而促发的交互学习、彼此学习颇为常见。  基于对此社会现实问题的关注与考察,本研究力图发现并揭示数字不均促成代际学习行为发生的内在作用机制,进而展开深层学理探究。首先,呈现不同世代主体对社交媒体的差异性使用图景;其次,以代际学习作为“可能视角”实现与数字不均的理论勾连;
学位
纵观印度尼西亚的历史,普遍存在对印尼华人的种族刻板印象、偏见和歧视,尤其是在苏哈托(Suharto)长达31年的统治及其强制同化政策下,普通民众对印尼华人群体的厌恶之情达到了顶峰。然而,依靠于媒体工具的使用,大多数印尼华人在此期间并没有失去其中国人的身份性质。在后苏哈托时代下,政治氛围和媒体环境逐渐趋于多元化,这使得新一代印尼华裔的主观现实更是值得研究者深入探究。之前有关印尼华人的诸多研究仅着眼于
学位
随着中国学生赴美留学数量的逐年增多,自杀或被害事件也频频发生,正如媒体报道中往往会披露相应社交媒体页面的细节,社交媒体对于留学生在海外求学期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包括获得家人、朋友和社会支持,塑造留学生在新的社会环境中新的身份认同等。因而,社交媒体使用与跨文化适应的问题也就引起了当今学界的关注。  本次研究以“使用与满足”理论及Berry的跨文化适应双维度模型为指导,采用调查问卷和深度访谈,即定量
生活垃圾的处理已成为严峻的社会问题。当前我国生活垃圾的总量大,且垃圾生产速度快。2017年和2018年国发办和教育部分别发布了《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关于在学校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的通知》,以明确倡导公众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投放,但现实生活中公众的垃圾分类意识淡薄,垃圾分类知识较为缺乏。基于传播媒介的宣传教育功能,且微信公众平台上集结了当前垃圾分类知识的主要传播主体,本论文旨在研究微信公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