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在1995年6月20日,国务院发布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就明确提出,“到2010年的奋斗目标是:努力实现体育与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的体质与健康水平,基本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1]国家体育总局在《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第二期工程第二阶段(2006-2010年)实施计划的总体目标为:“坚持‘群众体育与奥运同行’抓住筹备和举办北京奥运会的历史机遇,广泛开展群众体育活动,提高群众体育意识,培养群众健身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浓郁的体育健身氛围:……基本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使群众体育健身活动做到社会化、生活化、科学化。”[2]由此可见全民健身是我国本阶段体育发展的重点,社区体育的发展自然也就成为了全民健身的重要阵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余暇时间的增多,广大居民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热情与规模的不断扩大,与社区体育场地器材、体育专业指导人员的相对不足等现状形成鲜明对比,为了适应社会体育不断发展的需要,解决当前所面临的问题,与学校结合,利用学校丰富的体育资源不失为解决当务之急的有效办法。尤其是与具有体育专业的高等院校联合,更成为最佳选择。本论文以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及本省的7个地级城市的社区体育发展状况,和位于上述城市中的10所高校体育专业院系的教育实习以及对社区体育服务状况为研究对象;以社区体育发展现状和高校体育专业院系的教育实习和社区体育服务现状为内容进行研究。采用方法有: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研究结果显示:根据河北省城市社区体育开展现状与高校体育专业开设现状来看,实现二者的接轨有利于学校的自身建设;有利于学生自身修养的提高与增加锻炼机会,使学生在不断的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当中完善自己,为部分学生的就业提供了机会。实现二者的接轨也为推动社区体育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首先,解决了社区体育专职人员的数量不足,并且在服务质量上会得到一定的保证。其次,节省了大量用于体育专项经费的开支,也缓解了社区体育部分经费不足问题。第三,为建立文明社区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第四,利用学校的场地器材,可为更多社区居民提供锻炼的场所。实现在政府调控下的学校与社区的有机结合有利于实现资源的重组,让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避免浪费;有利于建立和谐社会,促进社会的整体融合与繁荣;有利于推动《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提高社会居民的整体健康水平,增强中华民族的身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