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后发优势(the advantage of backwardness)或落后得益,在经济领域可界定为经济落后的国家或地区由其经济落后所致的特殊有利条件。例如,经济落后的国家可以从发达国家工业化和市场化进程中所积累的诸如发展战略、资金积累、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技术进步、发展对外贸易、先进的管理经验乃至于整个经济发展模式等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当中获取必要的参照和借鉴,以增强自己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判断能力、选择能力和创造能力。这样可以少走弯路,缩短在黑暗中探索的时间,使后来者能以较小的代价取得更大的成就。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经过100多年的发展,赶上和超过英国,成为世界上实力最强的国家;二战后,日本经济起飞,花了40多年的时间追上美国;60年代以来,亚洲“四小龙”花了30多年的时间追赶西欧国家等事实,使我们有理由相信,后发国家可以利用后发优势实现经济的赶超发展。本文共分四章。首先,第一章介绍了后发优势理论。后发优势理论作为后进国赶超先进国的特有理论,离不开自古典经济学以来一直发展的优势理论的影响。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最早对绝对优势理论和相对优势理论的研究和表述,成为后发优势理论的起源。对后发优势理论最具有代表性的阐述是由美国社会学家M·J·列维和经济史学家格申克龙做出的。后发优势在经济领域,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借鉴优势,发展中国家能借鉴发达国家丰富的发展经验与教训;利用外资优势,发展中国家可以依靠引进外资以解决本国现代化起步阶段的资本积累严重不足的问题;技术引进优势,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低成本引进先进技术更快发展本国经济;利用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优势,直接实现发展中国家<WP=50>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利用人才回流优势,归国人才将能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后发优势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众多的有利条件,以此为基本的发展平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要再进一步培育自身现代化的内在生长力。当这种内在生长力达到一定水平时,发展中国家就会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依据后发优势理论,本章又分析了发展中国家利用后发优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经济全球化拉大了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状况,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如果仍旧按照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按部就班地发展,那只可能永远落后,落后就要被淘汰。而要赶上和超过发达国家,就要以更快的速度推进经济增长。因此,利用后发优势自然成为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下发展本国经济的首选战略。只有利用后发优势,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才有可能在新的竞争中不再落后。而且,世界经济一体化、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对外开放和一些后发国追赶先进国的成功经验,都为发展中国家利用后发优势,赶超发达国家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支持。第二章介绍了与后发优势并存的后发劣势。后发劣势(the disadvantage of backwardness),在经济领域可界定为经济落后的国家或地区由其经济落后所致的特殊不利条件。后发劣势是发展中国家在进行工业化过程中所面临的现实的约束条件。后发劣势主要体现在:现代化的物质基础较为薄弱、对发达国家经济与技术的依赖、制度劣势、市场劣势和人才劣势等方面。种种后发劣势的存在,说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不利的因素。后发劣势虽然是一种不可避免的客观存在,但不是不可克服的。第三章介绍了发展中国家发挥后发优势,克服后发劣势所应采取的对策。在这一章中,笔者首先列举了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利用后发优势实现追赶目标的经验,接着详细探讨了发展中国家利用后发优势发展本国经<WP=51>济、走出贫困应采取的对策。即要把握住现代化发展进程的自主性,避免陷入被动发展的境地;注重技术创新能力、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避免落入引进 — 落后 — 再引进 — 再落后的恶性循环之中,受制于人;重视克服制度劣势,进行制度创新,使制度成为经济发展的强有力的推动力量;重视人才的作用,以人力资源促进经济的长期发展;加强立法和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为技术的引进和开发保驾护航;最后,发展中国家应把自己的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结合起来,为经济持续增长打好基础。第四章结合我国国情,探讨了后发优势理论对我国的借鉴意义。第一,在发挥引进外资优势的同时,要注意克服利用外资方面的劣势。首先,在引资规模上应把握“适度”原则;其次,要把引进的资金有选择地用在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处,避免造成外资的浪费。投资应向“基本品”部门、“瓶颈”产业部门、能发挥比较优势的部门和主导产业部门倾斜,以利于实现投资的最大效率;最后,一旦积累了起飞所必需的资金,就应及时进行产业结构升级,避免陷入低水平恶性竞争的怪圈中。第二,注意将技术的引进、吸收、消化和创新相结合。首先,要提高引进技术的质量,避免盲目引进和重复引进;其次,要增强技术的创新能力,现阶段我国应以模仿创新为重点;最后,应制定促进技术创新的法规和优惠政策,鼓励研究、开发。第三,深化制度改革,切不可用技术模仿来代替制度模仿,让合理的制度安排变成推进经济发展最强大的动力。第四,注重人才的培养和提高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