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唐朝时期,由于国力强盛、经济发达、文化繁荣、思想宽松,再加上与各国之间的密切交流,文学艺术达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这就为唐代书法艺术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治环境、经济基础和文化环境。唐代的社会生活、文化风尚与审美观念的时代演变,深刻地影响着唐代书法艺术风格的擅变与转折。唐代审美观念的转变大致经历了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审美主导方向各不相同但又互相交替,紧密联系;呈现出渐进而动态的交替擅变与转折。书法艺术受之影响,转变动态亦是如此。除此之外,书法艺术也有其自身发展演变的内在规律。总之是内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研究唐代书法艺术风格的转变必须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原则。理论方面,我们需要注重研究唐代书法文论、书法诗论以及后世关于唐代书法研究的文献。实践方面,我们需要考虑到唐代书法名家众多、书法作品浩繁的现实,故而选取最具有代表性、为历史所公认且影响深远的书家为代表,对其人其书法风格作出典型性研究。二者相辅相成,以此反映出唐代不同时期的书法艺术风格和审美观念的文化内蕴。唐代书法名家辈出,书学大盛。纵观唐代书况,我们可以发现,唐代的不同历史阶段的书法艺术呈现出不同的风格。我们也能够深切感受到,书法艺术风格由初唐时期的“秀美”风格转向了盛中唐时期的“壮美”风格。本文框架由五个章节构成,第一个章节首先论述了中国美学中的“秀美”风格与“壮美”风格的含义与特征。第二章主要分析初唐时期整齐划一的古典主义“秀美”书风。第三章勾勒了盛中唐浪漫自信书风的审美观念之转变。第四章主要介绍了以张怀瓘为代表的盛唐书论家,对于盛唐时期的书法弊病,给予了批评与建议。同时论述了张怀瓘的先进书法审美观念对于盛中唐书风转变的促进作用,促使书风走向“壮美”风格。第五章重点以盛唐书家“颜真卿”为代表,阐述了他在盛中唐审美观念大转变的背景下,其书法技艺也在不断随之转变,由初唐时期的“内擫”笔法转变为“外拓”笔法,墨色也由之前的“温润秀雅”转为“浓墨重彩”,最突出的则是结体的变化,由初唐以来的“内紧外松”的结体态势转为盛中唐以后的“内松外紧”的结体态势,书法风格呈现宽博舒朗、大气磅礴的审美风尚。这五个章节依次相连,最终的写作目的就是证明了唐代书法审美观念的转变导致了唐代书法技法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