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黄曲霉菌(Aspergillus flavus)是一种常见的腐生真菌,常见于发霉的粮食和粮油制品上,是引起食物霉变的主要因素。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菌的次生代谢产物之一,也是一种毒性极强的致癌物质。而黄曲霉菌的生长和产毒却受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包括温度、水活度、p H值和CO2等,其中温度是影响黄曲霉菌生长和产毒的最主要因素之一。目前关于温度调控黄曲霉菌生长和产毒的研究主要是从转录组和蛋白组层面进行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曲霉菌(Aspergillus flavus)是一种常见的腐生真菌,常见于发霉的粮食和粮油制品上,是引起食物霉变的主要因素。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菌的次生代谢产物之一,也是一种毒性极强的致癌物质。而黄曲霉菌的生长和产毒却受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包括温度、水活度、p H值和CO2等,其中温度是影响黄曲霉菌生长和产毒的最主要因素之一。目前关于温度调控黄曲霉菌生长和产毒的研究主要是从转录组和蛋白组层面进行探究,但从超微形态学和代谢组学层面研究温度调控黄曲霉菌生长和产毒的影响还鲜有报道。本文以黄曲霉菌A3.2890菌株为材料,应用生理生化分析、超微形态学分析和代谢组学分析等技术手段,比较产毒温度28℃和不产毒温度37℃下生长的黄曲霉菌的胞内超微形态和代谢的差异,旨在揭示温度调控下黄曲霉菌产毒和不产毒的生长发育特征和代谢特征。结果表明:1.本文应用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观察并结合生理生化分析,比较产毒温度28℃和不产毒温度37℃条件下黄曲霉菌在生长发育不同阶段的菌丝形态及内部超微结构的差异。结果显示:28℃条件下,在24h44h期间,黄曲霉毒素含量不断增加,培养体系中碳、氮源含量逐步降低,菌丝体表面有丝状粘性分泌物附着,并且菌丝细胞内部出现大囊泡;在48h72h期间,黄曲霉毒素含量持续增加,培养体系中碳、氮源含量也进一步降低,菌丝体逐渐出现皱缩、塌陷和扭曲现象,且菌丝体内部细胞器模糊不清。与28℃相比,在37℃条件下24h至72h期间未检测到黄曲霉毒素的积累,但菌丝体干重在这期间均持续高于28℃,碳、氮源的消耗也在37℃加快,菌丝体粗壮饱满,菌丝细胞内部细胞器清晰,线粒体和脂质体在44h和48h数量最多,并在72h后观察到隔膜结构。随后比较观察产毒温度30℃和不产毒温度40℃下培养的黄曲霉菌丝超微结构也验证了上述发现。28℃和30℃促进黄曲霉菌产毒,却导致菌丝体更早更快地衰老,37℃和40℃不利于黄曲霉毒素合成但菌丝生长旺盛,且菌丝衰老进程相对减缓。2.本文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28℃和37℃下黄曲霉菌的非靶向代谢组。GC-MS共检测到140个峰,其中85个代谢物通过标准品完成了定性分析;进一步多元统计分析发现两种温度下的不同发育阶段的菌丝胞内代谢差异显著,尤其生长发育的前期(2d)代谢差异显著,随着培养时间延长代谢差异逐渐变小,这些差异代谢物主要为有机酸、氨基酸和糖类,差异代谢途径富集在三羧酸循环途径、糖代谢途径和氨基酸代谢途径。三羧酸循环途径、糖代谢途径和氨基酸代谢途径均在37℃得到促进,这与在该温度下观察到菌丝生长更旺盛的现象相一致。3.本文应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技术分析28℃和37℃下黄曲霉菌脂质组。正离子模式下鉴定到155个脂质分子,负离子模式下鉴定到113个脂质分子。分析研究发现甘油磷脂和甘油酯是黄曲霉菌中的主要脂质类别,甘油磷脂在黄曲霉菌生长发育的前期(2d和3d)含量很高,随着培养时间延长逐渐下降;而甘油酯则存在于黄曲霉菌生长发育的整个时期。与此同时,与饱和脂肪酸链结合的甘油磷脂和甘油酯大多在37℃上调,与不饱和脂肪酸链结合的甘油磷脂和甘油酯大多在37℃下调。为了进一步验证该结果,本文开展了基于GC-MS的靶向脂肪酸分析,定量分析了10种饱和脂肪酸和7种不饱和脂肪酸。结果显示与28℃相比,饱和脂肪酸含量在37℃显著上调,而不饱和脂肪酸在37℃被显著下调。该结果与脂质组分析结果完全吻合。
其他文献
甘肃省武威市邓马营湖盐碱区农田土壤盐渍化现象日趋严重,已有盐碱地14.13万公顷,其中耕地占1.87万公顷,荒地占12.25万公顷。此外,土壤次生盐渍化与土壤沙化等生态现象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邓马营湖盐碱地区域生态环境的的恶化。当地典型治理模式见效慢且成本高,加之有关该区相关研究鲜有报道,而本试验旨在筛选适宜改善该区农田土壤盐碱化的改良剂,并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理论支撑。磷石膏(TP)、硫磺(TS)
土壤水分是土壤、植被和大气所形成的一定范围内的物质能量流动和相互联系的重要因子;对表层土壤的水分蒸散和运移以及碳氮等元素的循环都有着较强的影响;土壤水分可以决定某一地域内生态系统中植被的生长状态和分布格局。土壤水分是水文、生态、农业等众多领域的不可或缺的指标和参数之一;土壤水分在表层土壤中的分布受到降水、地形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因而表现出较强的空间分布不均的特点。借助于遥感大范围且迅速地获取区域较为可靠的土壤水分分布特征就成为一个新切入点。本文以青藏高原为研究区,采用干旱植被
化学肥料是提高作物产量的重要途径,然而随着化肥的长期大量的施用,造成土壤酸化、板结、肥力下降等问题,同时也带来了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等环境问题。有机肥由于其肥效持久,可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和多样性等优势,逐渐替代化学肥料成为解决土壤问题,缓解环境压力的重要手段。土壤是各种生物的重要栖息地,其中含有数量巨大、种类繁多的病毒生命体。虽然学术界普遍意识到病毒在土壤各种生态过程中可能起到重要的
大麦条纹病(Barley leaf stripe)是对大麦危害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发病严重年份造成产量损失可达70%以上,该病害由麦类核腔菌(Pyrenophora graminea)引起。研究大麦条纹病病原菌的致病机制,能够为大麦条纹病防治及抗条纹病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大麦条纹病强致病野生菌株QWC中的基因Pgr07060为对象,对其功能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包括以下3个方面:1.本
硫色镰刀菌(Fusarium sulphureum)是一种重要的果蔬采后病原真菌,能够侵染马铃薯等多种农作物,导致农作物发生病害,同时该菌还会在寄主体内代谢产生大量的单端孢霉烯族毒素,这些毒素的积累会造成潜在的食用安全隐患。因此,有效杀灭农产品中病原真菌以及控制农产品中毒素积累成为保障农产品安全的关键。相关文献研究表明:辉光放电等离子体(glow discharge plasma,GDP)作为一种
生态化学计量特征是衡量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一个重要指标。氮、磷肥通过对农田作物元素循环及土壤养分管理的影响,进而影响农田土壤-植物生态化学计量特征。本研究依托设置在陇中旱作农业区的不同水平氮磷肥添加试验(氮、磷各设4个水平,均为0、75、115、190 kg·hm-2,记为N0、N1、N2、N3;P0、P1、P2、P3,两两正交共16个处理),研究氮、磷肥及氮磷交互对不同土层土壤及春小麦各器官碳(C)、氮(N)、磷(P)元素分布特征的影响,结合生态化学计量学分析土壤和小
秸秆还田是我国现行的重要土壤培肥措施之一,其腐解产物可转化形成土壤腐殖质,而还田秸秆的腐解及腐殖化过程又受到土壤有机碳/氮含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本研究以始于2013年的不同氮用量(N0:不施氮;N75:施氮量75kg/hm2;N150:施氮量150 kg/hm2;N225:施氮量225 kg/hm2;N300:施氮量300 kg/hm2;N375:施氮量375 kg/hm2)长期定位试验为依托,采
牦牛曲拉是一些藏族牧民将牦牛乳经脱脂、发酵、干燥等工艺得到的一种乳制品,其风味及品质与微生物密切相关。因此,全面地研究曲拉中的微生物多样性及优势菌特性对其产品的品质改良和综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牧民家庭自制的牦牛乳曲拉为研究对象,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曲拉中真菌多样性及群落结构进行分析。通过传统培养方法和ITS/5.8S r RNA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
香气是判断葡萄酒感官及其内在品质的重要指标,酯类物质作为葡萄酒中最重要的一类香气化合物,对葡萄酒整体香气的表达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发现,多酚化合物能够与挥发性香气物质作用,影响香气物质的释放,改善葡萄酒品质。因此,本试验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化串联质谱(UPLC-ESI-MS/MS)技术对葡萄中的多酚进行测定,在明确葡萄中各酚类化合物种类和含量的基础上,选取其中结构特征突出且苯环侧链基
农田土壤碳库不仅是全球碳库中最为活跃的部分,极易受到人为活动(如施肥)的干扰,也是最具固碳潜力的陆地生态系统之一,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人为因素进行调节。陇中黄土高原土壤在“缺氮少磷”的特点下,施加氮磷肥是提高产量的有效途径之一。但外源氮、磷添加对旱作农田生态系统土壤CO_2排放的影响没有较为明确的结论。为探明旱作农田生态系统土壤CO_2排放对氮、磷添加的响应。本研究基于2017年设置在定西麻子川村的定位试验:氮、磷添加施肥(对照(CK)、单施氮(N)、单施磷(P)、氮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