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轨道交通逐渐成为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主骨架,但轨道交通的大规模建设和运营,对传统常规公交产生了一定的冲击,打破了原有公共交通系统的供需平衡,两种交通方式对于客流的不合理竞争影响了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运营效率。因此,有必要从交通需求的角度出发,发现轨道交通走廊内居民出行产生的内在机理和时空规律,从而找出问题的本质和演化趋势。本文对轨道交通走廊内居民通勤出行交通方式的选择行为展开深入研究,以发现居民通勤出行规律、解析通勤交通方式选择与轨道交通走廊的关系为目标,通过实地调查和数据建模来掌握走廊居民通勤出行特征、交通方式选择内在机理以及公共交通系统内部的换乘出行行为,为更好的探究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竞争与合作关系提供理论支撑。首先,本文对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明确了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方向。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城市轨道交通走廊的概念,界定了走廊影响区范围,介绍了苏州轨道交通走廊的概况,并对比分析走廊不同交通方式的运营特性以及各交通方式的组合模式,为后文研究居民交通方式选择行为提供基础。其次,针对走廊居民和公共交通乘客开展出行行为调查,内容涉及个人及家庭基本资料、交通方式选择影响因素以及出行行为特性三个方面。根据调查结果,分析了走廊居民通勤出行时间、空间和交通方式选择特征,对比常规公交和轨道交通乘客在出行时间、乘车距离、票价、换乘次数等方面的差异,并从组合出行模式的角度,探讨了常规公交和轨道交通前后端接驳交通方式的构成和接驳特性。接着,本文深入探究影响居民通勤出行交通方式选择的因素,从个人及家庭属性、出行属性和心理因素三方面展开定量分析。其中,个人及家庭属性主要包括性别、年龄、职业、个人月均收入以及家庭因素。出行属性主要包括出行距离、出行费用以及出行空间特性。对心理因素的探究,本文假设个体出行行为的决策受到个体意识的控制,基于社会学的计划行为理论,提出走廊居民通勤出行公交选择意向模型,分析公交选择意向对其通勤出行交通方式选择行为的影响程度,并探讨了不同交通方式使用者在对待公交的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行为习惯以及公交选择意向方面的差异。在此基础上,本文根据不同交通方式的服务特性,建立起两层巢式Logit模型,定量刻画各类影响因素对走廊居民通勤出行交通方式选择概率的影响。最后,本文以公共交通方式内部的组合出行为例,重点探究公共交通方式内部的换乘行为。以TransCAD软件为开发平台,以GISDK为开发工具,建立由轨道交通网络、常规公交网络和步行网络构成的联合网络,进行公共交通客流出行路径的分析。根据公交出行路径,获得与轨道交通线路平行或接驳的常规公交线路的客流指标、出行者换乘出行特性,探讨走廊内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在客流分担率、服务量等方面的竞争与合作关系,继而得到公共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以为发现走廊居民通勤出行交通方式选择的内在机理、指导城市轨道交通走廊内交通需求管理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一定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