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寻求经济、安全、有效、毒副作用小的治疗方法成为医生和患者共同追求的目标。尤其对于脾胃虚弱或长期反复服用抗风湿药物的患者,寻求一种安全、经济、有效、毒副作用小,携服方便的药物不失为良好的选择。吴生元教授根据长期的临床经验,将中药经验方制成颗粒剂运用于临床,以求为患者提供一种安全、有效、毒副作用小服用方便的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药物。
目的:通过本研究,初步探寻蠲痹颗粒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抗炎镇痛效果,为进一步开发与应用此药提供基本的实验室数据。
资料与方法:1、利用多种检索系统,对类风湿关节炎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与学习,了解其中医药研究与诊治概况;尤其了解中药颗粒剂治疗该病的应用进展,为本课题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2、学习蠲痹颗粒组方药物药学方面的知识,熟悉掌握药物的效用,毒副作用及相关的药学研究进展。3、对蠲痹颗粒进行与功能主治相关的药效学研究:用弗氏完全佐剂致炎大鼠足趾,予蠲痹颗粒灌胃给药观察致炎后不同时间内各组大鼠足趾肿胀度,了解蠲痹颗粒的抗炎作用;用醋酸注射小鼠腹部,刺激腹膜引起小鼠扭体反应,予蠲痹颗粒灌胃给药,观察15分钟内小鼠的扭体次数,了解蠲痹颗粒的镇痛作用。
结果:抗炎实验表明蠲痹颗粒对弗氏完全佐剂(FCA)所致大鼠足趾肿胀的实验中,高、中、低剂量组在致炎7天、14天与模型组比较无差异(P>0.05);在致炎21天,对照组和低剂量组与模型组对比有差异(P<0.05),对照组和低剂量组的大鼠的右足肿胀度低于模型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的大鼠的右足肿胀度明显低于模型组。低剂量组在致炎28天与模型组对比有差异(P<0.05);低剂量组的大鼠的右足肿胀度低于模型组;对照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在致炎28天与模型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对照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的大鼠的右足肿胀度明显低于模型组。镇痛实验表明对照组与模型组比较,小鼠扭体次数具有显著差异(P<0.01);蠲痹颗粒高、中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小鼠扭体次数具有显著差异(P<0.01);蠲痹颗粒低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小鼠扭体次数有差异(P<0.05)。
结论:蠲痹颗粒具有显著抗炎、镇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