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古以来,中国鲜少遭遇海上强敌的挑战。然而,近代以降,西方海上强国凭借强大的海军,踏浪东来,中国万里海疆,藩篱形同虚设,国家安全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胁。两次鸦片战争的惨败,对清廷朝野产生了极大震动。就军事角度而言,鸦片战争的失败根本上还是海防的失败,有基于此,有识之士开始认真反思中国传统的海防思想,传统海防思想开始向近代转型。19世纪60年代后,清政府内外出现新形势。太平天国等内患渐息,清政府有闲暇将重点由灭内患转到御外侮上。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津京;日本海军崛起,并走上侵略扩张之路,二者都在客观上刺激了清政府兴海军以自强的急切心情。同治年间海防思想的发展包括多个层面:清政府大力加强海军建设,打造近代化的海军;通过利用西方主导下的外交准则处理国际海上事件;意识到需利用近代化的传媒来了解西方,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中国传统的海防战略由“重陆轻海”转向“海陆防并重”,意识到水战的重要性;海军战略布局上,改变了传统的处处防御战略,采用近代海军分区布防,重点防御的策略。笔者力图通过讨论上述问题,希望能够勾勒出同治年间中国传统海防思想向近代转型的动态过程。本文分六个部分对同治年间中国海防思想的发展问题进行考察。绪论,概述本课题目前研究成果和现状,并指出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第一章,主要对鸦片战争失败后中国传统的海防思想进行反思,同时,对中国传统海防思想向近代转型的历史背景进行必要的交待和阐述。第二章,探讨清政府加强海军建设的努力和思想家的海军建设方略。第三章,分析清政府如何利用外交、近代化的传媒等手段加强和维护国家海防安全。第四章,论述中国海防战略战术思想的变化:日本成为中国海防的重点对象;台湾对维护国家海防安全的战略地位凸显;海防分区布局和重点防御;海防和塞防并重观念的确立;对水战重要性的认识等。结论部分主要对同治年间传统海防思想向近代转型的历史动因、海防思想内容的进一步拓展、传统海防思想转型的历史作用和价值,进行归纳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