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达十四年(1931~1945)的抗日战争史,既是一部日本法西斯的侵华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救亡史;它不仅铭刻着国人无法磨灭的民族之痛,并且为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厚的历史资源。作为对抗战历史的银幕书写,“抗战题材电影”的创作始终离不开特定的社会历史语境:一方面,作为意识形态的再生产,它要受到多种社会因素的制约;另一方面,作为一种文化力量,它也反映了历史的演变,并对其产生了或隐或显的影响。事实上,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抗战题材电影的创作往往要呼应不同意识形态的需要——对抗战历史进行反复改写与确认。新时期(1979~1989)的抗战题材电影同样如此。无论是对历史的钩沉,还是对先辈的缅怀,它都密切联系着当时的中国社会与现实,并对民族记忆和国家形象的重构起到了重要影响。本文从历史书写与国族形象的视角出发,结合社会语境的变革,对我国大陆新时期抗战题材电影作了专题性深入探讨,在概要分析其艺术特征和文化内涵的同时,采用艺术社会学理论,深入剖析了它与社会思潮/政治语境/电影生态等因素的复杂关系,进而揭示出抗战题材电影作为一种建构性文化力量,在重塑民族记忆与国族身份、以及推进我国现代化进程中所起的独特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