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准噶尔盆地是我国第二大盆地,油气资源丰富,车排子地区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目前该地区己进入高成熟勘探阶段,由于研究区处于一宽缓的鼻隆构造带,呈单斜构造,构造圈闭不发育,因此,以寻找岩性圈闭为主。近年来车排子地区浅层新近系沙湾组发现了数量可观的工业油气流,推测尚有很大的潜力,然而,该地区浅层一直以来缺乏系统的层序地层和沉积体系研究,阻碍了岩性圈闭寻找。
针对上述问题,论文以地震地层学、层序地层学及沉积学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钻井、测井、地震等资料,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对车排子地区春光区块沙湾组地层进行了层序地层划分与对比,建立了沙湾组的层序地层格架,在层序地层格架内对沉积体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主要取得了一下几点认识:
1)以O.Catuneanu(2009)等教授提出的层序地层标准化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钻井、测井、地震等资料,将沙湾组划分为3个三级层序,即SQ1、SQ2、SQ3,大致对应于沙湾组的N1s1、N1s2、N1s3段,并且每个三级层序都分为4个体系域,分别是低位体系域、湖侵体系域、高位体系域及强制湖退体系域。
2)选取了一条贯穿全区、大致沿物源方向的典型剖面,对其线描,进行沉积盆地原形恢复,建立了SQ2层序(沙二段)的层序地层格架模式,明确了地层内部结构、沉积趋势、堆砌方式、接触关系、研究砂层组沿物源方向的展布及发育的沉积相类型。
3)大量的纯砂泥岩速度提取与分析表明:研究区发育三种类型的砂岩:Ⅰ型砂:砂岩速度小于泥岩速度的砂岩;Ⅱ型砂:砂岩速度与泥岩速度相当的砂岩;Ⅲ型砂:砂岩速度大于泥岩速度的砂岩,沙二段以Ⅰ型砂为主。井-震对比分析表明地震波谷为砂层项面地震响应。
4)在上述分析研究基础之上,应用砂体地震扫描解释方法对砂层组进行扫描解释,得到了骨架砂体的平面展布,通过单井相、地震相分析,认为研究区发育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平原、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斜坡扇及湖底扇,其中三角洲平原主要发育分流河道及河道间湾微相;三角洲前缘主要沉积分流河道砂体和滩坝砂体;斜坡扇发育大量连片的斜坡扇砂体;湖底扇主要发育叠覆扇砂体,此外,斜坡扇和湖底扇均发育有少量的水下分流河道砂体。
5)在沉积相研究基础之上,综合物源分析、沉积构造背景等资料,沙二段第三砂层组沉积体系发育情况如下:研究区西部和中部发育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平原-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斜坡扇-湖底扇沉积体系,东部仅发育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平原沉积体系6)综上,建立了沙二段第三砂层组的沉积相模式,指出了岩性圈闭发育的有利相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