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素有“政治小说第一人”的周梅森是当代文坛上非常杰出的作家,曾著有《人间正道》《中国制造》《绝对权力》等多部作品,并由其亲自执笔改编成电视剧,在全社会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人民的名义》是他时隔8年,继《梦想与疯狂》之后的又一长篇力作,是与十八大以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反腐败精神应运而生的佳作,突破了以往“写到副省级为止”的红线,首次在这类题材中涉及到副国级领导干部的贪腐问题。由该小说改编后的电视剧自搬上荧屏后也一度走红,成为当下社会的一个热点,并荣获诸多奖项。该小说主要以检查机关反腐办案为切入点,以被卷进腐败案的各级官员斗争和一个普通工人家庭在大时代背景下的种种遭遇为辅线,不仅揭露了腐败对人民的伤害,同时还进一步深化了反腐斗争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既是新时代、新形势下党和国家的反腐征程的艺术再现,又是对反腐斗士坚定信仰的讴歌,深刻地揭示了党的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这一宏大的政治主题。该小说基本脱离了狭小的反腐叙事,不回避生活尤其是政治生活,从更为广阔的社会层面,以更为深邃的目光、哲理性的思考对反腐败进行超越性反思,展现了一幅官场世相、人生世相图,有力地揭示了社会生态下的人心和人性,同时又从更为深刻的层面挖掘出人性的深度和思想的高度,将其提高到了依靠文化、法律、制度进行反腐的高度上。小说不仅反映了社会现实生活,同时还延伸了反腐的深度,即对人性的书写。通过对作品中人物在物欲与情欲下以及在命运与权力下摇摆不定挣扎的复杂状态的着力刻画,一定程度上摆脱了以往人物塑造的“脸谱化”,反面人物也不完全作为一个符号化的恶人,而是一个有血有肉、有爱恨情仇的鲜活个体,人物形象也更为丰满,但美中不足的是,在人物形象塑造和人物性格刻画上,对细节尤其是心理细节的描写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在人性书写中对人性挖掘的深度。不过,该作品能够扎根人民,亲临现实社会创作,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同时也是将家国情怀与工匠精神相融合进行文艺创作的一种有益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