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借鉴当代“身份”研究的成果,对作为写作主体的“作者”进行身份研究。文章认为,当代身份研究的主要成就在于“文化身份”研究,而对不处于明显的文化冲突背景下的一般作者的身份形成问题却少有关注。作者身份与作者的“话语”是什么关系,作者身份如何认定,作者身份怎样得到表现,这是本文尝试研究的核心。得到的结论是,作者身份是在写作这一主体行为中建构的,作者身份需要通过文本认定,话语是作者身份的表征,任何类型的写作都不可能是无身份的。 全文共分五部分: 导论:追溯身份研究的历史。通过考察“身份”在哲学、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文学和文化批评领域的应用和流变,发现这些研究或实践对主体或自我与身份的关系做了不同程度的思考,它们建立了两种基本的身份范式,对作者身份研究也提供了有益的课题,但也显现出不足:基本都没有运用身份的视角,讨论作为主体的作者是怎样获得他的身份的,而这,也成为本文进行作者身份研究的起点。 第一章:就身份研究历史所暴露的“身份”概念模糊不清的状况,从本质与建构、普遍性与差异性以及身份与叙述的关系三个角度阐述对“身份”的理解。认为,“身份”是对主体所扮演的社会角色的认定或自我认定。 第二章:阐述“作者身份”的含义,指出作者身份需通过“文本”来认定。首先评述后现代理论中的“作者死亡”论,指出“作者”是历史性的主体与符号功能的有机结合;而后以“身份”概念为基础,定义“作者身份”:它不等同于作者个人的社会文化身份,也不同于“隐含作者”,它是对写作主体所扮演的社会角色的认定或自我认定。这种自我认定,是作者所受的社会文化机制与作者能动性共同作用的产物;他人对作者身份的认定,则有赖于作者的文本。文本是作者主体性的物质显现。 第三章:以各种类型的文学作品为例,探究作者身份是如何通过写作主体的话语建构起来,并在话语中得到表征的。叙事类文本,以卢梭、卡夫卡、福楼拜、陀思妥耶夫斯基为例,分别探讨它们所代表的自传写作、寓言式写作、客观无我型写作和复调型写作的作者身份问题;戏剧和诗歌分别以“莎士比亚无身份”和“无我”型诗歌为例,辨析“无身份”与“无我”并不意味着这两类写作不显现作者身份。 结语:重申关于作者身份的基本观点;总结作者身份研究的意义在于,为文学分析和阅读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特别是以阅读实践为例,为在后现代语境下重新恢复文本与作者的联系、思考主题性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尝试;此外也提出了作者身份研究有待于进一步解决的课题。 就目前所掌握的资料看,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 1,为“身份”做出了明确的界定,对身份研究在各个时期、多个领域的流变做了较为完整深入的梳理,把握了当代身份研究的总体趋势,总结了身份研究对文学、文化研究所具有的启示,以及它所提供的课题; 2,将身份研究的现有成果与一般文学作品的研究结合起来,明确提出了“作者”以及“作者身份”概念,并以具体文本阅读为示范,研究了作者作为写作主体的身份问题,弥补了当代身份研究的不足; 3,对后现代“作者死亡”论和“主体去中心化”做了深刻反思,重新确认了作者的主体地位,并将哲理化的思考运用于对当代文化现象的解释和各类文本的阅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