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散介质中地震波理论与慢纵波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shi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相介质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由于该项研究涉及力学、物理学、地震学及地质学等储多学科,难度较大.不同学科研究者的出发点不同,思维方法不同,对构造多相介质力学模型的意义认识不同.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力学家的出发点往往着眼于土壤,物理学家的出发点是声响应,地震学家的出发点是震源机理,地质学家的出发点是成岩状态,勘探地球物理学家的出发点则是储层结构与流体性质.由于Biot理论最初是从地表土壤力学模型出发,该模型与地层结构力学模型差异较大,一直难以应用于地球物理勘探中.具体原因是:1、Biot理论未全面考虑流-固系统动态耦合效应,存在动力不协调问题.表现在慢纵波相速度关于孔隙度的变化出现奇值点现象.2、Biot理论没有考虑孔隙、裂隙、结构面等对介质性质的弱化.为此该文利用区间内聚定理、借用动态子结构原理、采用等效动态耦合效应的方法研究储层介质力学模型与波动理论.具体进行了如下几点工作:1、在对储层介质充分抽象的基础上,应用等效介质原理,将储层介质分为弹性区、粘性区、空白区;采用区间内聚定理,通过低频假定建立起孔隙未充填条件下含相对孔隙响应的离散介质本构关系.2、在充分剖析Biot理论的基础上,借用舰艇设计的水动弹性分析中的动态子结构原理,采用等效动态耦合效应的方法,建立起基于流-固系统综合动态耦合效应的等效介质本构方程(N耦合模式).3、运用Hamilton原理,建立起离散介质波动方程,同时,进行了平面波解的讨论.为利用波动理论深入研究储层结构参数提供了理论基础.4、通过数值计算的方法,深入讨论孔隙度、渗透率等储层结构参数与地震波性质的关系.得出如下几点结论:①N耦合模式主要适合孔隙度低于0.3、渗透率低于1达西的沉积岩地区.②利用现代地球物理技术可以在勘探频带范围内观测到慢纵波.该结论为人类利用慢纵波研究地球介质结构提供了理论依据.③常规纵波勘探中,使用饱和孔隙弹性介质模型描述油藏;使用弹性区、粘性区皆含有孔隙特征的一般离散介质模型描述气藏.④由于横波性质受粘性区影响,所以,多波勘探应采用考虑介质粘性性质的力学模型.如油藏勘探应使用饱和孔隙粘弹性介质模型,气藏勘探应使用一般离散介质模型.5、运用离散介质理论初步分析了W波的性质及形成机理,认为W波具有慢纵波的导波在井液中形成管波的可能性.6、提出利用全波测井、裸眼井VSP测量的方法观测慢纵波.
其他文献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具有独特物理化学特性的陶瓷材料、复合材料等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航空航天、国防基础设施、医用设备、民用基础设施等领域,同时还具有更加广泛的应用前景。典型的陶瓷材料、复合材料通常具有硬脆特性,在传统的机加工方式中,加工出的工件会出现尺寸精度低、表面质量差、加工效率低、材料破损严重等情况,很难满足现代化机械加工对加工效率、加工质量的需求。本文面向具有广泛适用性的硬脆性材料的机加工,
在如今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前提背景下,我国建筑结构设计需要贯彻落实绿色节能环保理念,从而进一步的降低在建筑设计、日后施工以及后续使用过程中投入到其中的能源的消耗量,进
锚索挡土墙是指采用预应力锚索和挡土墙将滑体与滑床(稳定基岩)联成一体的抗滑工程措施.锚索挡土墙支护作为一种继桩、墙、板支护技术之后的又一项备受青睐的新型支护挡土技
学位
根据川东高陡构造解释的难点提出井旁构造形态测井解释方法研究,其目的是用测井资料分析井旁构造细节,弄清井下构造形态,为钻井中靶提供决策依据和发现新的油气藏.用测井资料
该论文在大量现场调查、室内外试验资料基础上,详细研究了向家坝坝址区软弱夹层的发育分布特点、物质组成;充分论述了粒度成分、物质组成、物理性状、以及地应力等主要因素对
本文中的南岭地区是指北纬22°30’至北纬26°,东经110°至东经118°之间的广大区域,横跨扬子和华夏板块,大地构造位置在中生代以来处于西滨特提斯—喜玛拉雅构造域向东滨西太平
该文从一般TI介质的各向异性弹性波理论出发,运用SCHOENBERG裂隙介质模型理论进行HTI(LSD)介质的弹性波场数值模拟。通过数值模拟揭示了裂隙波场的特征,重点对法向弱度和切向弱
假手控制系统的研究是为了改善残疾人的生活条件和促进医疗福利事业的发展,同时假手也是机器人学和生物医学工程领域深受关注的研究方向。考虑到目前肌电假手握力控制及握物感
该论文主要探讨了在地质领域实现地质科学信息可视化的方法、地质信息的科学管理和计算机可视化分析软件系统设计等方面的研究.该文从组件对象模型COM的概念和理论和面向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