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员舱固态胺二氧化碳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ny2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固态胺水蒸气再生二氧化碳去除系统作为再生式的环控生保系统中的优先备用方案,其优势十分明显,但目前对该方面的研究鲜见报道。本文运用吸附动力学及热力学理论对固态胺树脂的二氧化碳吸附性能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并从实验数据出发,按照Langmuir,Freundlich和Temkin的吸附模型拟合了30℃时二氧化碳在固态胺树脂上的吸附等温式,在此基础上得到了固态胺对二氧化碳的吸附特性曲线,并根据Polanyi吸附势理论推导出吸附温度下的吸附等温式。基于影响吸附过程性能的主要因素和现有较简单与准确的拟合公式,建立了吸附及脱附的数学模型。流体流动模型采用轴向分散活塞流模型;用Langmuir等温式来表征吸附平衡;总传质系数模型反映气固相之间的传质;偏微分方程组离散方法采用线性双曲型方程的Courant-Isaacson-Ress差分格式离散。模型还考虑了热效应、传质阻力等因素的影响。应用上述模型模拟了利用固态胺吸附/脱附去除及浓缩二氧化碳的过程。获得了入口速度和吸附/脱附温度对吸附性能的影响数据。并根据模拟结果计算了3人乘员舱的吸附柱的结构尺寸和吸附床有关参数。本文通过对固态胺吸附二氧化碳的基础理论分析以及针对实验数据的数值模拟,对于吸附和再生操作条件对过程性能的影响有了初步了解,对于试验工作和吸附系统的优化设计有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为进一步模拟多组分吸附过程打下基础。
其他文献
机车一系弹簧是转向架的主要零部件之一,它质量的好坏及使用寿命对列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影响很大。随着高速铁路时代的到来,人们对列车行车安全性及可靠性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形状优化和拓扑优化是性能优越、竞争力强的新型结构形式的有效设计方法。然而,现有结构优化技术大都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计算结构力学响应,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进一步的发展
现代建筑对结构防风抗震的要求愈来愈高,作为传统地震防护技术的延拓,基础隔震发展成为21世纪最具代表的革新性结构抗震技术之一。地震波的破坏形式主要体现在使地面发生前后
高速铣削是数控切削加工的发展方向,具有传统数控加工不可比拟的优势。随着高速铣削加工的广泛应用,对高速铣削加工技术的研究越来越重要。我国研究高速铣削技术起步较晚,与
作为一种非线性降维技术,流形学习算法能更好地发现复杂数据集的内在结构,为数据的进一步处理提供基础。目前已出现一些成熟的流形学习算法,并在模式识别,机器视觉等领域取得
快速扩散制造是在网络模式下迅速提升装备生产能力的一种军工制造模式,该模式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将企业生产的瓶颈任务以“复制”方式转移到外部企业,实现武器装备制造能力的“
本文在弹性力学Hamilton体系的基础上,分别运用双三角级数法和区间B样条小波(BSWI)有限元半解析法研究了复杂边界层合板壳的静力学问题,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 由弹性材料和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