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序跋沟通创作、批评、理论、史学等各个方面,既涉及宏观时代又关乎个体心理,是文学研究的重要资料。有关中国古代序跋的研究成果目前已颇丰富且系统深入,而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除有人对序跋进行整理汇编外,学界基本只注意个别篇目或个别作家的序跋,缺少针对一种文体集、一个时间段序跋的专门研究,也几乎不通过序跋研究较宏观的文学问题。较宏观、系统的序跋研究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一块空白。本论文以1920年至1923年的新诗集的序、跋、引、书后、题词等序跋类文献为主要研究对象,也重新考证了与这些序跋类文献相关的报刊、书信、日记、回忆录等原始资料,尽可能寻找最早版本作为参考文献,力图回归当时的文学现场。论文首先基于中国古代、现当代序跋的时间纵线,试图发现早期新诗集序跋本身在文体上的特性,并结合各种史识和语言学上的一些规律分析这种文体特性的形成原因。其次透过文研究人,从早期新诗集序跋看当时新诗人交往的特点,并且延展至序跋类文献之外,横向比较早期新诗集序跋与同时期报刊、书信、日记和后来的回忆录等文献,找出相互龃龉之处,并据此分析,纠正目前研究中对早期新诗人交往的偏见,又通过早期新诗集序跋中的陈述,尽力厘清早期新诗人交往的真相。再次,论文以较大篇幅探讨早期新诗集序跋在新诗诗学问题上的史料和理论贡献。历史的翻云覆雨对中国新诗诞生、发展的脉络造成许多遮蔽和涂抹,返回和重考中国新诗的初始状态不仅可以尽可能描绘出逼进真实的诗歌面貌,而且对解决当下研究中的许多诗学困惑大有裨益。早期新诗集序跋讨论的诗学问题颇多,但特具价值之处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对新诗创作论的重要补充;二是对早期新诗论争史的阶段小结;三是由于许多早期新诗集序跋被目前的学界基本忽视或发现得不够充分,有关白话新诗起点问题的研究存在许多空白和值得商榷的陈见,早期新诗集序跋在白话新诗起点问题上的补白与见证对学界有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