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近年由肺炎支原体(myoplasma pneumoniae,MP)引起的上下呼吸道感染的比例呈逐年增高趋势,同时也发现有越来越多的肺外脏器损害与此病原体有关,且脏器损害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病情轻重程度不一。但存在哪些高危因素的MP感染患儿更容易引发肺外脏器损害的可能,关于这一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通过观察肺炎支原体感染出现肺外脏器损害患儿的临床特点及相关辅助检查结果,来分析和研究MP感染引起肺外脏器损害的相关高危因素,旨在为指导临床早期做出诊断、及时正规治疗、准确评估病情、减少脏器损害及改善预后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于2016年01月~2016年12月期间住院并确诊为MP感染的625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肺外脏器损害分为观察组(出现肺外脏器损害)212例和对照组(无肺外脏器损害)413例,对两组患儿完善相关化验室检验及影像学等检查,统计肺外各系统脏器损害的发生率,并比较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发热的程度及持续时间、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乳酸脱氢酶(LDH)、D二聚体(D-D)及发病后开始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ML)的时间方面上的差异,运用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并分析结果。结果:肺炎支原体感染可引起多种肺外脏器损害,几乎遍布全身各系统,其中最为多见的是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发生率分别为10.72%、8.32%、7.68%,其它损害还包括皮肤黏膜(4.32%)、血液系统(2.72%)和其他系统(2.40%),其中2个或2个以上的脏器同时受累发生率为4.00%。对可能影响肺外脏器损害发生的10种危险因素,如发热的程度及持续时间、WBC、CRP、ESR、LDH、D-D及ML的使用等方面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在发热持续时间(P<0.01)、CRP(P<0.05)、LDH(P<0.05)、D-D(P<0.01)和发病7天内ML抗生素的使用(P<0.01)方面与对照组患儿相比差异更明显;而年龄、性别、发热峰值、WBC计数、ES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肺外损害可发生于全身各系统脏器,甚至可造成多系统脏器同时受损;发热持续时间长及CRP、LDH、D-D数值高是引起肺外脏器损害的相关高危因素,而早期及时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7d内)可以减少或减轻肺外脏器损害的发生,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