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当前道德判断研究和道德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本论文从道德判断发生过程的角度,编制中学生道德判断问卷,并对中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特点、影响因素以及干预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中学生道德判断问卷由34个项目、共四个大因素(判断依据、推理反思、行为计划和理解问题)组成。其中,判断依据包括2个小因素:使用规则和描述规则;推理反思包括3个小因素:考虑可变性、评估影响性和反思合理性。该问卷的项目区分度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和分半信度,其效标效度、会聚效度和区分效度较高。2.中学生道德判断发生过程具有如下特点:(1)总体发展水平较高,发展最好的是推理反思,然后是判断依据和理解问题,最后是行为计划。家庭教养方式对中学生道德判断发生过程的影响显著,性别、年级以及三者之间的交互作用对中学生道德判断发生过程的影响不显著。(2)中学生的判断依据及其小因素使用规则存在显著的家庭教养方式差异,专制式和民主式教养方式下的中学生得分明显高于放任式教养方式下中学生的得分。(3)中学生的推理反思及其小因素均存在显著的教养方式差异,专制式和民主式教养方式下的中学生得分明显高于放任式教养方式下中学生的得分。另外,小因素评估影响性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初二学生得分显著低于其他年级学生的得分。(4)中学生的行为计划存在显著的教养方式差异,专制式和民主式教养方式下的中学生得分明显高于放任式教养方式下中学生的得分。(5)中学生的理解问题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初二、初三学生得分显著低于其他年级学生的得分。3.干预对于提高中学生的道德判断技能水平具有一定效果,干预后实验组在大因素推理反思、行为计划的得分以及小因素反思合理性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