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的政治文本在宣传中国政府在政治、经济、社会、外交等方面的立场和观点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公开场合的讲话或者报告是汉语政治文本的典型代表。这些政治文本的翻译通常具有重大意义。然而,汉语政治文本的英译文常被指责带有中式英语的痕迹,即在词汇、句法、构词方式等方面明显受到汉语的影响。许多研究中国政治文本翻译的学者主要关注的是如何避免中式英语,如何使译文语言更加地道。本文作者从不同的角度来审视汉语政治文本的翻译,认为汉语政治文本通常带有明显的汉语语言和文化特色。由于翻译此类文本的宗旨是忠实于原文,它的译文会不可避免地带有汉语原文的痕迹,从而表现出“杂合”的特点。
杂合这个概念曾应用于多个学科,现在又成为翻译研究的理论之一。杂合体一般指两个不同种类的事物相杂交而产生的新事物。该事物既继承了原有事物双方的特点,又有一些属于它自己的新特点。在翻译研究中,杂合用来描述译文本身同时包含原语语言、文化成分和译语语言、文化成分的这一特点。译文的杂合性使译文有别于目的语文化中的原创文本,形成一种独具特色的文本类型。从翻译方法来看,杂合的译文是译者同时使用异化和归化这两种方法的结果。
由于译文中总有些地方区别于目的语原有的语言和文化,所以可以说所有的译文都是杂合的。本文研究的对象是其他学者在探讨翻译杂合问题时没有涉及过的汉语政治文本,并选取其典型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作为个案进行分析。通过研究十七大报告英译文的杂合表现,译文中出现大量异质因素的原因以及这种杂合译文的作用来说明十七大报告英译文杂合的必要性及其必然性,从而为验证“所有译文都是杂合的”这一论断提供新的例证。
本文共分为六章。
第一章引言扼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动机、研究目的、研究范围、研究方法以及本文的结构。
第二章文献回顾从不同角度回顾了国内外学者对政治文本翻译的研究情况,并将这些研究分为以语言学为导向、以功能为导向、以忠实原则为导向、以文体为导向的研究以及运用交际认知理论中的类型概念和运用等效翻译理论的研究。
第三章将翻译中对杂合概念的运用及研究作为理论基础。本章首先简要介绍了杂合概念的由来以及巴赫金、霍米芭芭两位学者对这一概念的发展。其次,由于翻译的杂合是新兴课题,其研究还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因此本文作者根据翻译学者对杂合的研究成果总结出一个包括定义、表现、原因、功能在内的理论框架来指导本文的研究。
第四章详细分析了十七大报告英译文杂合的表现情况。本章分别讨论了译文中的异质因素和符合目的语读者习惯的因素。这两种因素在文化和语言层面都有表现。文化层面的异质因素来源于大量异化的术语,包括称呼语,表示政体、执政党组织结构、意识形态、具体的政策术语以及政治历史术语。这些术语的翻译都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语言层面的异质因素指译文中那些具有汉语特色的词汇、短语、句子以及篇章结构。符合目的语习惯的因素在文化上偶有表现,主要还是体现在语言层面。本章末尾粗略地统计了十七大报告英译文中异质因素所占的比例,旨在说明这篇译文的杂合程度较高。
第五章在前一章讨论的基础上,分别运用纽马克的关联翻译法、翻译操纵学派的观点以及文体学的相关知识分析了引起十七大英译文杂合的原因以及这种杂合译文的作用。本文归纳了四个原因,分别为原文在原语语言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原文的文体特色、意识形态因素和读者因素。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杂合的十七大报告英译文不仅可以有效宣传中国的政治和社会文化,其中的异质性词汇还可以起到丰富英语表达的功能。
第六章结论首先重申了文化和翻译杂合的必然性以及本文研究的重要性。由于不同文化之间不间断的交流,每一种文化都必然是杂合的。翻译作为文化交流的工具,促进文化的杂合,因此译文也必然会出现杂合的特征。研究翻译的杂合有助于认识翻译的本质,也为如何运用归化、异化这两种翻译方法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文章最后总结了本文的主要成果以及今后需要继续研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