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渣分步酶解过程变化及米渣肽抗氧化稳定性研究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tectivexi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米渣蛋白为原料,通过生物酶解、喷雾干燥的方法制备米渣肽,通过对酶解过程中米肽表面疏水性、巯基含量、内源荧光、粒径、水解度、二级结构、氨基酸组成和分子量分布等指标分析,探讨过程变化的影响及其规律。研究了米渣多肽在加工储藏过程中各因素变化对其功能尤其是抗氧化性稳定的作用及其机制。以胰蛋白酶+风味蛋白酶,中性蛋白酶+风味蛋白酶分别制备两种肽RDPH-1和RDPH-2,每隔一定时间取样,测定酶解过程中水解度、巯基含量、内源荧光、粒径的变化,研究米渣酶解的动态变化。RDPH-1的水解度比RDPH-2的高13.62%,说明胰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的水解效率更高,RDPH-1和RDPH-2的表面疏水性都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且RDPH-1的表面疏水性比RDPH-2的整体大10倍多。内源荧光随着酶解的进行最大吸收波长发生了红移,峰强度也发生了改变;RDPH-1和RDPH-2的二级结构与米渣蛋白(RDP)相比β-转角增加了,表明水解过程中蛋白质构象明显发生了改变。RDPH-1和RDPH-2包含除色氨酸外的人体必需氨基酸,分别为25.58%,23.86%,基本满足人体的营养需要。双酶制备米渣肽的过程中发现,酶解是一个动态过程,其中胰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的酶解过程更具有规律,对肽的高效制备具有指导意义。探讨外界环境对米渣多肽RDPH-1和RDPH-2的溶解度、乳化性、抗氧化稳定性等功能影响。结果表明,两种米渣多肽的溶解性优良(>80%),在中性条件溶解性优于酸性和碱性,乳化活性随着pH的增加而增加。研究了金属离子浓度、温度、光照和pH对RDPH-1和RDPH-2的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影响,以确定肽的抗氧化稳定性。随着离子浓度的升高,对米渣多肽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不显著。在不同光照条件和避光条件贮藏期间,米渣多肽清除DPPH和ABTS自由基的能力都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而降低,米渣多肽在25-100℃热处理和pH 4-8时抗氧化肽的活性损失较小。因此,RDPH-1和RDPH-2有着较好的功能性质和抵御外界不利环境因子影响的能力。探讨-18℃、4℃、沸水灭酶和未灭酶四种处理方式对肽的结构功能和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四种酶解结束后处理制备的肽的溶解度良好,均高于85%,乳化性没有显著差异(P>0.05),-18℃处理的酶解物乳化稳定性最好,未灭酶和4℃的酶解物乳化稳定性次之,沸水处理的肽乳化稳定性最差。四种酶解结束后处理对肽的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基本无影响,但沸水对羟基自由基和还原力有降低作用,对肽的活性造成了损失,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热作用对肽的结构及其组成与抗氧化活性的作用机理相关。
其他文献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SCZ)是最常见、最严重的精神疾病之一,它影响了世界人口的0.5-1%,但SCZ的发病机制仍不清楚,普遍认为SCZ是一种受环境和遗传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复杂疾病。其中遗传因素在SCZ的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已经发现与SCZ相关的染色体区域,并且鉴定了许多SCZ的易感基因。基因DTNBP1(dystrobrevin-binding protein 1)是其中
半导体太阳能光催化分解水制氢被认为是最有前景的一种制氢手段。而开发高效、稳定的可见光催化剂是光催化分解水制氢的研究重点。自2009年王心晨等发现石墨相氮化碳(g-C3N4)应用于光催化分解水以来,g-C3N4就因其高的物理化学稳定性、独特的电子能带结构、原材料低廉、无毒而受到广泛关注。但是由于直接热缩合法得到的块体g-C3N4光生载流子复合率比较高、比表面积较小,限制了 g-C3N4的光催化活性,
细胞表面囊泡(cell-bound membrane vesicles)存在于多种细胞的表面。由于缺乏有效的分离和纯化方法,目前对细胞表面囊泡的组成、结构、产生和功能等知之甚少。近期研究发现,细胞表面囊泡对多种去污剂(如Triton X-100和SDS等)具有耐受性。本研究拟利用这个特性来分离和纯化细胞表面囊泡,应用蛋白质组学方法探究正常和氧化损伤情况下细胞表面囊泡的蛋白质组成,并对其潜在的功能进
背景:结肠癌起源于肠上皮的局部腺癌,是人类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达到10.2%,位于人类十大恶性肿瘤的第三位,其严重危害着人类的生命及健康。然而,其确切发病机制仍不清楚,而且结肠癌的起病隐匿,预后较差及死亡率高,这对于结肠癌的诊断和治疗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此,寻找结肠癌有效诊断的新的标志物和治疗靶点成为临床研究的一个热点。ARHGEF16是一种鸟嘌呤核苷交换因子,参与调节小G蛋白的激活,而
目的:雌激素效应环指蛋白(Estrogen responsive finger protein,Efp,也称作tripartite motif protein 25,TRIM25)是重要的泛素E3连接酶,本实验室前期工作已证实Efp能够与14-3-3η发生相互作用,通过介导后者的泛素化降解影响其细胞内表达水平及其参与的心肌保护作用。同时,Efp作为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
背景与目的:败血症是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常因诱发多器官功能衰竭而致死。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是诱导败血症的主要成分,LPS可通过与细胞中的跨膜糖蛋白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特异性结合,刺激炎症细胞产生大量的促炎因子如:TNF-α、IL-1β等,诱发败血症,表现为全身炎症反应。急性肾损
研究目的:虽然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是慢粒治疗的一线药物,但是随着临床上TKI药物的长期使用,有越来越多的临床耐药现象常有出现。干扰素α(IFN-α)作为第三代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的药物。其临床药效并没有被TKI药物完全取代。依据文献报道,绝大多数的慢粒慢性期的病人在联合IFN-α和
背景: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和缺血性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病的主要原因,深入研究AS的发病机制有积极的意义。A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本研究假设Pim-2能通过抑制炎症机制来逆转AS的发生发展,mTOR信号可能是其发挥AS抗炎作用的通路。目的:本研究通过体内、体外实验构建AS模型,明确AS条件下Pim-2、mTOR信号通路及相关炎症因子的表达。通过
根据委托-代理理论,代理人是一个自利的经济人,与所有者有着不同的利益偏好,具有利用自身信息优势实施盈余管理行为的倾向。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高管团队外部是如何有效抑制公司盈余管理,而忽视了高管团队内部下属高管对CEO自利行为自下而上的监督力量(即本文所称的高管团队内部治理)。据此,本文在传统公司治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研究范围,将公司治理主体延展至高管团队内部利益相关者,考察下属高管对CEO盈余管理
目的:构建一种新型、多功能的复合纳米材料(Fe3O4@SiO2-Glu-GNR):以二氧化硅包裹的四氧化三铁(Fe3O4@SiO2)为核芯,外层偶联葡萄糖苷Glu(p-aminophenyl-β-D-glucopyranoside)靶向分子并连接金纳米棒(gold nanorods,GNR)。研究此纳米靶向复合物装载si RNA(small interfering ribonucleic ac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