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2019年2月我国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25》,文件指出到2035年时,我国教育整体实现现代化,并要步入教育强国行列。就学前教育而言到2035年,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100%的同时实现高质量发展,但在现阶段我国学前教育在整个教育领域仍处于发展较为弱势的位置。当学前教育发展面临“普及”和“高质量”两大重要任务时,就要求各地要将实现学前教育现代化作为重要任务去看待。就现阶段学前教育发展水平来说,提高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2月我国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25》,文件指出到2035年时,我国教育整体实现现代化,并要步入教育强国行列。就学前教育而言到2035年,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100%的同时实现高质量发展,但在现阶段我国学前教育在整个教育领域仍处于发展较为弱势的位置。当学前教育发展面临“普及”和“高质量”两大重要任务时,就要求各地要将实现学前教育现代化作为重要任务去看待。就现阶段学前教育发展水平来说,提高教育资源配置水平、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前提,更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而学龄人口变动与教育发展相互影响又相互制约。学龄人口规模变动直接影响教育资源配置,教育资源配置水平的高低进一步影响教育质量。同时,教育活动对人口质量的提升又产生着积极的影响,在教育发展过程中,监测学龄人口变动情况,是科学规划教育资源供给的重要保证。教育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意义毋庸赘述,学前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基础,对人力资本积累的重要意义更是被国内外学者在其研究中数次提及。教育现代化的总目标对学前教育发展阶段的要求是,要实现和普及有质量的学前教育,所以积极预测人口规模,监测学龄人口变动情况,进而科学规划教育资源情况对学前教育现代化的实现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从我国深度贫困的X地区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出发,运用总量人口增长方程对2020-2035年间X地区学前教育适龄幼儿规模和学前在园人口规模发展趋势进行预测;进而依据该地区学前教育发展现状,测算其学前教育实现现代化目标所需的教育资源情况,了解教育资源面临的缺口;并分析X地区在学前教育现代化过程中教育资源配置方面面临的诸多挑战;同时通过对国外发达国家和我国同为深度贫困地区的其它地区在学前教育发展、教育资源配置方面成功经验的总结,结合X地区学前教育在教育现代化道路上面临的发展困境和教育资源配置挑战,提出适应当地学前教育发展和资源配置水平提高的对策建议,助力X地区学前教育向高质量战略转型,进而实现教育现代化。研究表明,未来十五年内随着学前教育现代化目标逐渐实现,X地区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也将逐年增长。因此,其在园人口数也将长期处于增长状态,分城乡来看,城镇地区学前教育在园人数将逐年上升而乡村地区在园人数将逐年下降,2027年之前,乡村在园幼儿数多于城镇在园幼儿数,2027年时两者持平,2028年到2035年,城镇在园幼儿数一直多于乡村在园幼儿数。通过实地调研、访谈等方式得到描述X地区学前教育发展现状的一手数据发现,在该地区学前教育资源方面,如师生比等衡量教育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均在国家标准之下,学前教育资源配置整体水平较低,当地教育资源中人力、物力、财力等都无法满足所有在园幼儿接受学前教育的需求。因此,X地区学前教育要取得长足发展,按时按期完成学前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任务,必须在资源配置及推动学前教育发展的其它方面做到以下内容:动态监测学前学龄人口趋势,高效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健全体制机制为学前教育发展提供重要保障,助力学前教育向高质量战略转型;要补足园舍缺口增加教育机会,鼓励多种方式办园提高学前教育普及水平,增加教育机会普及学前教育;要加大经费投入力度,中央和省政府兜底保障经费持续投入,保证对不同性质学前教育机构经费投入的均衡性,争取专项资金助力学前教育质量逐步提升;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教师补充机制,增加师资培训以提高教师队伍质量,提高待遇,稳定师资队伍,探索教师编制单列管理;为保障日后国家通用语言在X地区学龄儿童间的的顺利普及,要积极提升推普力度,培养专业教师保障师资质量,研发符合当地特色的教育教材;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助力学前教育发展,发展高质量学前教育,可争取学前专项计划,以及发达地区对当地学前教育发展的对口帮扶。
其他文献
个体离开家乡地,于其他地区旅居会产生多文化经验。多文化经历可能会让旅居者产生适应新环境的压力,人们可能找到缓解这些压力的途径,也可能难以适应旅居地不同的文化准则和社会条件(Oh et al.,2002)。在此过程中,旅居者还会将家乡和旅居地文化进行评价与对比,重塑对家乡文化的认知和情感。文化依恋和文化自信是两种不同的文化认知态度,文化依恋侧重描述与文化群组间建立情感联系而产生的安全感(Hong e
儿童挑食行为被定义为儿童拒绝一系列熟悉和不熟悉食物的饮食行为(Smith,Roux,Naidoo,&Venter,2005)。挑食行为是一个与年龄相关的,暂时性的行为。研究发现儿童的挑食行为在婴幼儿期就会出现,2.5-4.5岁处于一个稳定流行时期(Dubois,Farmer,Girard,Peterson,&Tatone-Tokuda,2007),但是缺少挑食行为发展路径的研究。学龄儿童的认知发展
创造性领域一般性和特异性机制(后简称领域观)一直是创造性研究领域最具争议的焦点之一。持领域一般观点的研究者认为存在一种基础创造性认知能力,这种能力是在任何领域表现出创造性的必要前提;持领域特异性观点的研究者认为创造性认知能力存在于某一特定领域,且很难迁移到其他领域。近年来,研究者结合两个方向的观点提出了整合的模型,认为不同领域的创造性具有一个共享的创造性认知成分。该成分与特定领域的思维和知识技能共
视觉工作记忆是一种基本的认知能力,可以维持和操纵动态记忆中当前相关的视觉信息,以满足正在进行的任务的需求。比如过马路时监控周围的交通,在人流中寻找自己的朋友等,因此,视觉工作记忆是日常任务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视觉工作记忆的重要性,关于视觉工作记忆的研究一直是心理学的热点之一。视觉工作记忆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容量有限,过去关于这种容量有限的解释主要有以下两个模型:插槽模型和连续资源模型。插槽
社会奖赏是个体所体验到的有益的、令人愉悦的社会刺激或社会互动。奖赏加工是对奖赏信息期待和感知的过程,一般可以分为奖赏预期和奖赏结果评价两个阶段。研究者发现个体早期经验会影响成年期的奖赏功能。根据依恋理论,个体在早期与依恋对象的互动经历会促使他们形成不同的依恋风格和内部工作模型,并影响他们在各种社会交往中的认知、情绪体验和行为反应。因此,依恋可能是影响个体对社会奖赏信息加工的一个重要因素。依恋研究指
创造性(Creativity)是指创建、生产、造就等,其核心是创造性思维。当今学界广泛认可的创造性的概念包括两个核心特征:独特性或新颖性(Originality or Novelty or Uniqueness)和实用性或适用性(appropriateness or usefulness),而创造性思维按照思维开展的方向可以划分为发散思维(Divergent Thinking,DT)和聚合思维(C
母性行为是雌性哺乳动物自然发生的一种复杂的社会行为。产后的雌性动物既需要保障后代的存活,还需根据后代快速的生长发育来不断调整母性行为,从而保障后代的需求。因此,母性行为在产后的变化既离不开母体情感动机系统的参与,也需要执行功能等高级认知功能的协调。然而,较少研究关注母性行为在产后早晚期的动态变化和合理衰退过程,即使这一过程对后代发展和母亲健康都具有重要意义。因而,本研究将从时间角度探讨产后早晚期母
教师教育是教育事业的工作母机,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源头活水。师范院校承担着培育未来中小学教师的重要职责,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的高低是评价师范院校所培养的师范生质量的重要标尺。当前,由于没有国家层面统一的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指导性评价指标体系,使得各高校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评价标准参差不齐,进而使得师范生的教育教学能力尚不能完全适应中小学的需要,凸显出构建一个普适性的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现实必要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少年儿童和少先队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亲自出席少先队活动并发表重要讲话,对少年儿童和少先队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少先队辅导员作为学校少先队工作的直接承担者,是集教育、管理和服务于一身的工作者,更是少先队员们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其专业能力和专业化发展程度与少先队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因此,建设一支政治素质硬、专业素养高、综合能力强少先队辅
自尊是指个人对自我价值感的评估,是自我概念的重要部分,同时也是心理学界一直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根据三重自我建构理论,自我由个体自我、关系自我和集体自我三方面组成。因此,自尊也相应被划分为了个体自尊、关系自尊和集体自尊。其中,个体自尊主要指个体基于自身特质(如品质、能力)所获取的整体自我价值感,具有稳定性,例如总的来说,我对自己持有一种肯定的态度;关系自尊主要指个体在与重要他人(如家人和朋友)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