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蔡友梅(1872-1921),原名蔡松龄,号友梅,笔名损公,亦曾用过“松友梅”、“老梅”、“梅蒐”、“亦我”和“逋生”等笔名,八旗汉军旗人,是清末民初时期北京文坛知名的旗人小说家和报人,目前存世作品有一百多部,其中以单行本《小额》和“新鲜滋味”系列小说最为著名。本文旨在对蔡友梅其人及其小说、时评创作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共设置四章:第一章结合清末民初时代背景分析蔡友梅小说创作动因。蔡友梅的小说创作与近代日报小说的兴起密切相关,作为其小说创作的形式和载体,日报小说对蔡友梅小说作品的主题和风格均产生了重要影响,是其小说创作的一个重要动因。同时,日报小说连载的创作模式催生了近代第一批职业作家群体的形成,而这种新型身份特征也是蔡友梅保持其旺盛创作态势的一个重要内因。出于旗族身份的感召和对旗人生存现状的关注,蔡友梅的小说创作表现出一种鲜明的旗人书写特征,但这种特征中还夹杂着一种文化反思,而这也构成蔡友梅小说创作的一个内在动因。第二章剖析蔡友梅小说中的“庚子事变”书写。蔡友梅反映庚子事变的小说主要有《五人义》、《王有道》两部。通过作品中没落旗人形象的塑造,蔡友梅以在场者身份,审视了这一时期旗人精神上的衰败和文化的贫瘠。在小说观念上,蔡友梅注重以旗人小说家的身份反思历史。通过对庚子时期混乱社会现状的描摹和对八旗制度自身弊端的暴露,刻画出这一时期弥漫在整个社会的病态的狂欢化心理。第三章为蔡友梅时评创作研究。蔡友梅的时评作品有《益世余谭》、《益世余墨》两部,就题材内容而言,可以分为“新旧议论”、“道德危机”、“旗人现状”、“社会教育”四类。艺术特征上,蔡友梅擅长以辛辣幽默的反讽手法和诙谐动听的语言艺术去揭露新旧交替之际的社会问题,从而使其时评具有一种“戚而能谐”的讽刺品格。针对民国时期礼崩乐坏的时代困局,蔡友梅在创作过程中有意识地借鉴“春秋笔法”,呈现出一种“拟史化”书写特征。另外,这些时评中留存了大量有关蔡友梅生平经历及价值观念的第一手资料,有助于达成“知人论世,回溯本源”的研究目的,而时评中的一些材料也与其日报小说的故事情节相呼应,构成了一种“互文性”书写特征。第四章品评蔡友梅小说创作的艺术特征。蔡友梅的小说创作自觉继承并发挥了史传文学的“真实性”原则及“劝惩”功能”,并且与时事新闻存在“互文性”书写,从而体现出鲜明的“实录性”审美特征。在小说体式上,蔡友梅遵循了传统的评书体例,但借助杰出的叙事才能和“化俗为用、俚语入文”的语言改造,其小说叙事在一定程度又突破了评书体例“以情节为中心”的限制,并从题材和语言上都依托了京旗这一文化场域,因而具有醇厚的“京味儿”风格特征。通过对相声“贯口”、“包袱”等艺术手法的借鉴,蔡友梅的小说创作呈现出一种“极为有哏”的幽默特征,而“幽默”文风的背后更多地传达着其对社会缺陷的讽刺以及对旗族自身文化的反思。这种“幽默”与“讽刺”交织的二重性特征,也为后世“京味儿”文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写作经验与文化积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