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蜕的生药学研究

来源 :上海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aker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形态学,药效学和质量等方面对蟾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现分述如下: 首先,本文对蟾蜍蜕皮过程进行了描述,并介绍了人工采集蟾蜕的一般过程,对蟾蜕的性状作了描述。蟾蜕的主要性状特征是:薄膜状,半透明,角质;表面粗糙,全身散布众多大小不一的瘰疣;形状和蟾蜍相似;蟾蜕鲜品柔软而有滑腻感;干燥品体轻,质坚而脆,闻之气微,味淡而略腥,入口嚼有粘滑感。 对蟾蜕的显微和扫描电镜表面特征的研究发现:显微镜下的蟾蜕的特征,如横切面带状,上下缘几乎平行,角质化均匀,细胞界限模糊不清,H.E.染色成黄褐色等与中华大蟾蜍皮肤横切面颗粒层外方的角质化表皮层特征完全一致;扫描电镜下蟾蜕和蟾皮的表面观均能看到5~6边形、近等径、角质化的表皮细胞,这些细胞平周面上的脑纹状、颗粒状、短棒状等的角质化纹理也十分相近。此外,蟾蜕和蟾皮外表面上凸起的毒腺外覆盖的角化表皮细胞结构也非常类似。而蟾皮表皮角质化层以内的结构特征在蟾蜕上均未看到。这些证据证实:蟾蜕来自于中华大蟾蜍由角脘蛋白浸润而完全角质化的多层扁平表皮细胞组成的角质化表皮层,而并不包含其他的部分。另外,在蟾皮的扫描电镜表面特征中还观察到多处大型细胞间隙和麻点状纹孔的结构,有可能是蟾蜍为适应其以陆栖为主的两栖生活而进化出的在角质化表皮中专门用于气体和水份交换的结构。通过对蟾蜕粉末和易混品蟾皮粉末的显微特征观察和比较,提出将蟾皮中有而蟾蜕中没有的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等结构作为蟾蜕和蟾皮形态学鉴别的解决方案。 对蟾蜍和蟾蜍各药用部分历史沿革的本草考证证实,蟾蜕在现存历代本草文献中均未见记载,故应为蟾蜍一个新的药用部位。 动物试验表明,蟾蜕对小鼠体内接种的多种来源的癌瘤细胞(S180肉瘤、H22肝癌、Lewis肺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蟾蜕抑制肿瘤生长效应的强弱与剂量有一定的量效关系。体外抗肿瘤试验结果表明,蟾蜕的水提取液对部分肝癌来源的瘤株细胞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其抑制效应针对不同的瘤株细胞,随药物的剂量和作用时间而有较大的差异。肿瘤凋亡实验提示,被蟾蜕诱导凋亡的肿瘤细胞数量很少,提示其凋亡作用并不明显,蟾蜕可能主要是通过使肿瘤细胞直接坏死来发挥抑癌作用的。免疫实验结果表明,蟾蜕可以有效的提高荷瘤小鼠T淋巴细胞转化水平和自然杀伤细胞(NK)的杀伤活性。蟾蜕的急性毒理实验表明,蟾蜕是一种比较安全的天然药物。在一定时间内大剂量的服用并不会对动物造成损害,且蟾蜕对小鼠还具有较好的营养作用。 在参考药典对蟾蜍来源药材质控指标的基础上,对蟾蜕脂蟾毒配基和吲哚类总生物碱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前者含量极低,不适于作为质控指标。而吲哚类总生物碱含量可以作为蟾蜕的质量参考指标,将该指标用于对不同来源蟾蜕的质量的考察,发现:以梅雨季节采集的蟾蜕质量最好;目前蟾蜕的贮藏方式对其质量影响很大,除保持干燥外,还应考虑空气氧化的影响;纠正了民间原来认为蟾蜕的体型越大则蟾蜕质量越好的看法,蟾蜕的大小与其药用价值的高低不一定成正比。
其他文献
<正>领导干部自觉向党组织报告个人家事和家产等履职尽责相关的重要事项,既是自觉履行党章规定"对党忠诚老实"的基本义务,也是践行入党誓词"对党忠诚"的庄严承诺2017年4月19
春天的阳光如一缕暖黄的纱巾,轻风将它遗失在窗口,慵懒得似午时小憩的婴孩儿,我看见她绵软的肌肤,闻到轻浅地喘吸。春天的阳光那样温顺,沉静地睡着……我扒着窗棂,将一双耳朵伸出去
夏克文等.阵列声波成象反射CT技术初探.测并技术,1994,18(3):160~164本文根据阵列声波测井特点,对于具有反射界面且成轴对称的径向分层的井眼提出利用反射波信息进行层析成象(CT)的方法与步骤。详细讨论了
为了研究某种空间遥感器调焦机构组件的动特性,对其进行了锤击法模态试验.通过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SC/NASTRAN对空间遥感器调焦机构组件进行模态分析,得到了空间遥感器调焦机
本文简要阐述了因子协克立格(FCK)法在区域化探数据处理应用中的基本思想和数学模型,以及地质统计学分析在空间连续性约束分类中应用的基本原理,最后通过实例说明了两者在Au地球化学异
华兹华斯具有“引领民众进入真理和纯真”的伟大志向,他渴望像大诗人米尔顿一样能够扭转低级的意识形态,带领读者学习大自然动物的爱的曲调,学习孩子和下层人士的质朴的本性,
治理有效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前提,而对于乡村利益博弈的研究则是关系到乡村治理的底线问题.通过对公共利益项目和商业开发项目等不同类型征地拆迁补偿利益博弈案例的分
先秦时期是中华文化发生和初创的时期,是中国文学上古期的第一段,在这一时期内,不仅产生了中国浪漫主义诗歌和现实主义诗歌的滥觞——楚辞与《诗经》等文学经典,也确立了对后
王国维的“无我之境”和艾略特的“非个性化”理论分别对中西文论的发展产生贡献甚大。通过对这两种理论进行平行比较,在分析二者可比性的基础之上,探讨这两种理论所存在的差
目的:观察黄芪有效成分黄芪皂苷甲(AM-1)对压力过载引起的左室肥厚/慢性心力衰竭大鼠的作用,并对其可能机制进行讨论。 方法:(1)采用狭窄大鼠肾动脉间腹主动脉的方法造成后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