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花鳗鲡(Anguilla marmorata)苗种资源丰富,价格便宜,是很有潜力的养殖鱼类。但是花鳗鲡在苗种培育过程中存活率不高,生长缓慢,并且不耐低温,严重影响了它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因此本论文研究了花鳗鲡对温度和常用药物的耐受性,研究成果和结论如下。1.采用人工降温胁迫法,测定了不同降温速率下花鳗鲡幼鱼的半致死低温(LT50),以及不同温度、不同体重花鳗鲡幼鱼的耗氧率和窒息点。结果表明,起始温度30℃,降温速率为1℃/1 h、1℃/3 h、1℃/6 h和1℃/12 h时,花鳗鲡幼鱼的半致死低温分别为7.23℃、5.35℃、4.95℃和3.86℃,半致死低温随降温速率的减缓而降低。在封闭式静水装置,水温30℃时,随着体重的增加,花鳗鲡幼鱼的耗氧率显著下降(P<0.05),耗氧率与体重呈良好的幂函数关系,回归方程为y=0.681x-0.30(R2=1),平均窒息点为(0.44±0.04)mg/L,变化范围很小。在水温15~30℃范围内,体重(7.70±0.73)g花鳗鲡幼鱼的耗氧率和窒息点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不同温度下花鳗鲡幼鱼的耗氧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者呈线性关系,耗氧率与温度的回归方程为y=0.110x-0.043(R2=0.996),花鳗鲡幼鱼在15℃、20℃、25℃和30℃的窒息点分别为(0.34±0.01)mg/L、(0.35±0.02)mg/L、(0.39±0.01)mg/L和(0.44±0.01)mg/L。2.为探究急性低温胁迫对花鳗鲡幼鱼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本实验设置4个温度梯度15℃、20℃、25℃和30℃(30℃对照组),胁迫时间7 d,测定胁迫期间生化指标和代谢酶活性。结果显示,15℃组血清中葡萄糖(GLU)、总胆固醇(TC)和肌酐(CERA)在0 d和7 d时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20℃和25℃组CERA在7 d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生化指标在7 d时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15℃和20℃组谷丙转氨酶(ALT)活性在0 d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7 d时逐渐降低;25℃组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在0 d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7 d时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15℃和20℃组谷草磷酸酶(AST)和ALP活性在0 d和7 d时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急性低温胁迫对花鳗鲡幼鱼的肾脏、肝脏和心脏造成了损伤。3.研究了4个温度15℃、20℃、25℃和30℃(30℃对照组)对花鳗鲡幼鱼肝脏抗氧化酶的影响。结果显示,15℃、20℃和25℃组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在0 d时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在7 d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均随胁迫强度的加强显著升高(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SOD)与总抗氧化能力(T-AOC)在7 d时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丙二醛(MDA)的含量在0 d时高于对照组,7 d时降低,仅20℃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低温刺激能够引起花鳗鲡幼鱼体内MDA含量升高,同时增强抗氧化酶的活力,但各实验组CAT和GSH-Px活力在实验结束时仍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花鳗鲡对低温的耐受能力较弱,不能适应急性低温胁迫。4.在水温27~29℃下,采用静水试验法研究了高锰酸钾、甲醛、食盐和二氧化氯等4种常用渔药对平均体质量(0.16±0.07)g花鳗鲡幼鱼的急性毒性。结果发现,高锰酸钾对花鳗鲡幼鱼的24、48、72、96 h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4.45、3.66、3.46、3.31 mg/L,安全质量浓度为0.74 mg/L;甲醛对花鳗鲡幼鱼的24、48、72、96 h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104.74、93.75、89.95、88.78 mg/L,安全质量浓度为22.54 mg/L;食盐对花鳗鲡幼鱼的24、48、72、96 h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27392、25461、23699、22278 mg/L,安全质量浓度为6600 mg/L;二氧化氯对花鳗鲡幼鱼的24、48、72、96 h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3.74、2.76、2.60、2.44 mg/L,安全质量浓度为0.45 mg/L。花鳗鲡幼鱼对4种渔药的敏感性为:二氧化氯>高锰酸钾>甲醛>食盐;其中高锰酸钾和甲醛的安全质量浓度接近生产中常用剂量,在花鳗鲡养殖中要慎用;二氧化氯的安全质量浓度高于厂家推荐的使用浓度,但对花鳗鲡幼鱼具有较强的致死效应;食盐的安全质量浓度高于生产中常用剂量,在花鳗鲡养殖中可放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