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总皂苷脂质体肺部给药的研究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5747511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肺部给药是一种很有发展潜力的新型全身给药途径,肺泡表面积大,毛细血管丰富,肺泡壁薄,能避开胃肠道对药物的不利影响.将药物包裹入脂质体后通过肺部给药,由于脂质体与肺泡壁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药物通过磷脂双分子层缓慢释放,能够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并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该文通过预实验并结合文献,确定以脂质体作为三七总皂苷的载体进行三七总皂苷肺部给药的研究,目的通过采用较为简单的方法制备三七总皂苷(PNS)脂质体,使其在获得较高生物利用度和生物有效性基础上具有良好的生理适应性,为促进PNS脂质体的临床开发和应用打下基础.该文第一章为三七总皂苷脂质体的制备及性质研究.以PNS中含量最高的活性单体人参皂苷Rb1为测定指标,建立PNS脂质体含量分析的HPLC方法,测定脂质体包封率;采用薄膜-超声分散法制备PNS脂质体,以包封率粒径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考察和析因设计确定PNS脂质体的最优处方;应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脂质体形态,采用Zeta电位及粒度测定仪测定脂质体的粒径和Zeta电位,并对PNS脂质体的稳定性进行考察.该文第二章为三七总皂苷脂质体肺部给药的药动学研究.该文对PNS注射剂以及PNS溶液剂和PNS脂质体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进行研究.该文第三章为三七总皂苷脂质体肺部给药的药效学研究.通过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考察大鼠存活率和心肌梗死范围(myocardial infaraction size,MIS),心脏重量/体重的比率;夹闭蒙古沙土鼠双侧颈总动脉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考察沙土鼠的卒中指数和脑组织含水量,初步研究PNS脂质体对心脑血管损伤的保护作用.该文第四章为三七总皂苷脂质体肺部给药的生理适应性研究.通过蟾蜍上腭黏膜在体纤毛毒性实验,考察PNS脂质体的毒性.该文还通过大鼠肺水肿指数以及肺组织病理研究,考察大鼠连续一周气管滴注PNS脂质体和PNS溶液剂后肺部的变化,并与连续滴注生理盐水进行比较,对肺部给药后PNS脂质体的生理适应性进行初步研究.
其他文献
一、古希腊泛神影响远古时期,人类尚处蒙昧状态,对于很多自然现象、社会生活和世界来源无法解释,于是便将这些不解归于神灵。在公元前6世纪左右,在遥远的西欧,有一座与大陆相
目的:研究中药白斑一号(Bai Ban Yi Hao, 简称BBYH)对体外培养的小鼠B16黑素瘤细胞增殖,酪氨酸酶活性,以及黑素含量的影响。探讨药物与影响黑素细胞代谢相关因素的关系,阐明其治疗白癜风的作用机制。 方法:体外培养小鼠B16黑素瘤细胞,使5个剂量组的药物与细胞共同孵育,以不加细胞的DMEM孔为空白,以单纯细胞孔为对照,运用细胞学,酶学,血清药理学的方法,观察药物对B16鼠黑素细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umor necrosis factor-related apoptosis-inducing ligand,TRAIL)是一种凋亡诱导因子,它是继TNF、FasL之后发现的又一个TNF家族成员,又称凋
目的:探讨909对脑缺血、深静脉血栓形成、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血小板聚集作用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建立大鼠脑缺血模型,大鼠深静脉血栓形成及大鼠“血瘀”模型,并观察小鼠出、凝血时间和血小板聚集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909能减轻大鼠脑血栓引起的伊文思蓝蓝染和脑水肿(p<0.05,p<0.01),改善脑缺血后大鼠的记忆能力(p<0.05,p<0.01)并延长急性脑缺血小鼠的存活时间(p
创设问题情境在中学数学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诱发学生自我探究、主动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
开发网络应用程序集成到网络教学平台,网络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可以互相沟通,记录和保存的数据,学生的学习过程.在线课程测试,以便找到网络课程运行错误,程序执行过程中,测试
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教育见习中存在的学生见习目标不明确、指导教师见习指导缺失及见习基地难以建立的问题,提出通过合理规划见习目标,制定见习课程教学大纲,设计目标任务明确
研究背景:血管内皮细胞(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VEC)是一层单层扁平上皮细胞,存在于血液与血管壁之间。血管内皮细胞参与机体的物质转运、凝血、免疫等多种生命活动,合成并释放多种血管活性物质,调节血管生理活动。氧化应激、炎症、免疫应答及毒素等多种因素可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并进一步引起细胞功能障碍,血管壁功能损伤,引发多种心血管疾病。对氧磷(paraoxon,PO)是有机
过氧化氢是活性氧(ROS)重要组成部分,在如线粒体氧化代谢或外源性物质和细胞因子反应等广泛的生理过程中产生,同时也在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大量研究
药物缓释给药系统具有减少给药次数、维持血药浓度,以及提高生物利用度,提高药物疗效,降低药物毒副作用的作用,在减轻病人多次用药痛苦,提高病人用药依从性等提高临床用药水平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