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蹄十四族作为肃南县的三大藏族聚居群体之一,它的源流问题相对较为复杂,目前没有学者专门来理顺它的源流问题。本文主要从板达、琼氏、热氏和关外卫遗众四大部族构成来论述马蹄十四族的源流问题。唐代吐蕃河西戍边部落琼氏、热氏后裔,融合土著回鹘后裔板达部落,再到明中后期关外卫所残破之后罕东卫遗众的迁入,这四大部族共同构成了清代马蹄十四族的主体。加之清朝大力扶持藏传佛教,格鲁派在藏区兴盛,这四大部族隶属于马蹄南、北两寺,在共同的宗教信仰下,四大部族不断的融合,最终在清代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马蹄东南十四族藏族部族。佛教传入青藏高原后,印度佛教和原始苯教展开了几百年的斗争,最终在755年的喀顿大辩论和大比法术会上苯教失利,赤松德赞赞普颁布政策,规定继续坚持信仰苯教者流放戍边。此时正值吐蕃力攻河湟、陇右地区,大量苯教信仰氏族随军至此,而马蹄十四族的两大主要支系(热氏、琼氏)这时也迁入马蹄地区驻守扁都口关口,所以马蹄十四族即便在元代改信藏传佛教后,信仰中仍保留了大量的苯教残留,而苯教残余中最典型的就是山神崇拜。马蹄十四族供奉着最大的山神拉吾嘉日,以松木沟“拉吾嘉日”鄂博祭祀为主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山神信仰体系和仪式。清代,马蹄十四族前身定居祁连南山后,在共同的马蹄寺僧纲体系下马蹄十四族形成。马蹄十四族形成之后处于多民族环境之中,和其他民族不断地交流、融合,其中裕固族婚嫁文化和服饰文化对其影响最大,形成了区别于其他藏区的婚嫁仪式、婚嫁音乐和服饰文化。除了裕固族外,汉族为代表的周边农耕文化对马蹄十四族的冲击越来越大,处于农牧交接地带的板达部落在生产方式上率先从畜牧业转向农耕,人们称呼这种从事半农半牧的藏族为“家西番”。通过对马蹄藏族的研究,笔者认为“家西番”并不是青海湟源地区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而是湟水流域--河西走廊—藏彝走廊这条民族走廊上汉藏、农牧交接地带普通存在的一种文化现象。“家西番”和“西番”最大的区别就是生产方式上从畜牧业转向半农半牧,“家西番”和嘉绒藏族的“家绒娃”只是称谓上的不同,属于同一种文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