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同伴关系在初中生价值体系中居于首位,它是青少年身心健康与社会适应的重要指标,其影响着学业、情绪及行为适应的各个方面。消极的同伴关系既会阻碍青少年的学业与人格的发展,也可能会致使行为、情绪出现问题,甚至导致心理疾病。而共情能预测人际交往能力,将促进同伴关系的建立。目的:研究旨在通过共情训练来观察共情增长对初中生同伴关系的改善情况。方法:采用“正负提名”在某所中学的初一年级全体学生中筛选出被拒绝类型同伴关系者75名,并从中选取48名有训练意向者,将他们随机分配至实验组、对照组和空白组,其中每组有16名被试(男生:12名;女生:4名)。实验组和对照组均进行9周的训练,每周2次,每次40分钟,实验组进行共情训练,对照组上游戏活动课,而空白组不进行任何训练。由于被试流失,实验组为14名学生,对照组为12名学生。实验采取前后测设计,干预前后,都使用“基本共情量表”、“自评同伴关系问卷”对实验组、对照组和空白组的学生进行测量,4个月后再次对被试所在班级进行“正负提名”。将三个组的干预前后得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前测认知共情分数作为协变量时,后测认知共情分数的协方差分析的事后检验发现:实验组与空白组的差异趋于显著(t=2.30,p=0.08)。2、实验组、对照组与空白组在自评同伴关系分数前后测差值上有显著差异[F(2,39)=6.11,p<0.05];事后检验发现:实验组与空白组差异显著(t=-3.17,p<0.05),对照组与空白组差异显著(t=-2.73,p<0.05)。结论:共情训练能够提高初中生的认知共情能力,且共情训练及游戏活动能改善初中生的同伴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