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城市区域保持和控制必要数量、特定布局、一定质量的生态用地,发挥其生态功能,是优化城市格局、提高城市生态安全、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科学规划、合理控制城市非建设用地发展是当前城市规划的一项重点工作。非建设用地的规划和管理研究是目前国内城市规划学科的前沿领域,规划过程中新方法的引入和管理控制中新机制的探索都将从根本上解决目前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城市规模急剧扩张、资源条件枯竭和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重庆市都市区具有典型的山水城市空间格局特征,多年来沿袭至今形成了“多中心、组团式”的城市空间结构,既使城市既能够保持特大城市的集聚效益,又有利于形成和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但随着城市空间的急剧扩张,城市生态安全格局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多中心、组团式”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和保持则必须依靠非建设用地控制,特别是组团隔离带的控制,来避免产生组团粘接和“摊大饼”等城市病。本文在明确界定城市非建设用地,初步探索城市非建设用地控制方法的基础上,立足重庆市都市区城市建设的实际,结合《重庆市都市区非城市建设用地及组团隔离带规划》的编制过程和实施构想,探讨重庆市都市区非建设用地控制的方法并提出有关思考和建议。本文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二部分主要是理论构建,通过界定城市非建设用地的概念和内容,展现城市非建设用地理论体系的构成及其与城市建设用地的“图——底”互补关系;并结合案例探索非建设用地的控制方法。第三部分是论文的核心部分,从重庆市都市区空间结构的演变出发,调查现状,思考问题,分析原因,总结方法,并结合《重庆市都市区非城市建设用地及组团隔离带规划》的规划和实施探索重庆市都市区非建设用地控制措施。第四部分的结语中,作者总结了本文的理论构建和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