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古游冥故事是中国叙事文学常见的情节内容,佛教传入中国前,中国古代无“地狱”之名,屈原在《楚辞·招魂》中提到:“魂兮归来!君无下此幽都。”汉代曹植提过:“抚剑西南望,思欲赴太山。”汉乐府诗《蒿里》也反映了当时人死后归于泰山的观念,泰山是治鬼之府,泰山府君是冥司之神。从汉代这些文学作品看,一般将冥界称幽都、太(泰)山。对“地狱”这一称谓的并没有出现,更多的是对冥府的描述。可见,中国古代曾广泛流行对冥府的信仰,但是对冥府的概念却是模糊的,没有后世文学作品中描写的那么具体生动,更没有后世的道德审判,罪恶赏罚的观念。此时,中国文学中出现的冥府,反映了先民们对死后世界的构想,表现了先民朴素的生死观和生命意识。后随着佛教的传入,佛经的翻译,佛教地狱说被间接地带入中国,渐次流传。后中国传统的冥界观与中国早期的民间宗教信仰为佛家地狱说在中国的传播推广奠定了基础。佛教认为人死后要“六道轮回”,生前为善者上天堂,生前为恶者下地狱,在地狱中受种种酷刑。在佛教传入中土后,佛教地狱观念逐步为人们所接受,游历地狱故事也随之产生。佛教关于地狱的详尽描绘丰富了冥界的内容,与中国原有的冥界观融合,在文学上的表现就是产生了大量的志怪、冥报类小说。有关地狱冥报的描写,比较著名的就是刘义庆的《幽冥录》、王琰的《冥祥记》和唐临的《冥报记》,其中包含着大量的地狱巡游故事。对这些游冥小说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本文重点分析了中古游冥小说和佛教地狱观,首先介绍了游冥小说的分布和类型特征,其次,阐述了佛教地狱观和中土冥界对佛家地狱说的吸收情况,从中不难看出游冥小说诞生的适宜氛围。印度佛教地狱观在时空上完成了中国化的过程之后,便意味着向文学艺术转化时代的到来。在这一进程中,地狱观念对游冥小说的形成,起着规定性的主导作用,而中国固有的观念起着变异的调和作用,而文中所说的“八关斋”、“水陆法会”等仪式,则充当了中介的角色。再次,分析了《幽明录》、《冥祥记》和《冥报记》中的地狱描写,进而总结出了游冥小说相同的叙事结构。最后总结了探讨中古游冥小说的意义,丰富了中国文学的艺术空间,创造了新的艺术境界,同时也促进了中国文学本身社会价值的提高。